-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吗啡和阿司匹林在镇痛方面存在机制、适用范围、副作用、成瘾性和使用限制等方面的异同。 1. 镇痛机制:吗啡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发挥强大的镇痛作用;阿司匹林则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外周镇痛作用。 2. 适用范围:吗啡常用于严重疼痛,如癌症晚期剧痛;阿司匹林适用于轻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等。 3. 副作用:吗啡可能导致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便秘等;阿司匹林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出血等。 4. 成瘾性:吗啡具有较强的成瘾性,长期使用易依赖;阿司匹林一般无成瘾性。 5. 使用限制:吗啡为管制药品,使用严格受限;阿司匹林使用相对较宽松,但有出血倾向等患者慎用。 总之,吗啡和阿司匹林在镇痛方面各有特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择使用。
2025-01-21 22:59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你好,吗啡为中枢神经镇痛药.镇痛机制:痛觉向中枢传导过程中,痛觉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并释放Glu和SP,作用于相应受体而完成痛觉冲动向中枢的传递引起疼痛.内源性阿片肽由特定的神经元释放后可激动感觉神经突触前,后膜上的阿片受体,通过G-蛋白偶联机制,抑制腺苷酸环化酶,促进K+外流,减少Ca2+内流,使突触前膜递质释放减少,突触后膜超极化,最终减弱或阻滞痛觉信号的传递,产生镇痛作用. 吗啡类药物通过激动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μ受体,模拟内源性阿片肽而发挥镇痛作用,作用于边缘系统和蓝斑的阿片受体,则可减缓疼痛所引起的不愉快,焦虑等情绪和致欣快.镇痛:用于各种原因的疼痛,但仅用于癌症剧痛和其他镇痛药无效时的短期应用.缓解对心肌梗死引起的剧痛.特点:作用强,中枢性镇痛作用,成瘾性.不良反应 治疗量:产生恶心,呕吐,便秘,便秘,排尿困难等. 耐受性及依赖性:前者是指长期用药后中枢神经系统对其敏感性降低,需要增加剂量才能达到原来的药效.后者是指本类药物被人们反复使用后,使用者将对它们产生瘾癖的特性,又可分为身体依赖性(physicaldependence)和精神依赖性(psychologicaldependence).阿司匹林是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抗炎药.镇痛: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及月经痛,也用于感冒,流感等退热.本品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发热的病因,故需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参因治疗.一般用于解热镇痛的剂量很少引起不良反应.但长期大量用药(如治疗风湿热),尤其是当药物血浓度>200μg/ml时则较易出现副作用.血浓度愈高,副作用愈明显.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所帮助.
2016-02-19 15:5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阿司匹林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解热镇痛抗炎药,而解热镇痛抗炎药和吗啡类麻醉镇痛药的区别有以下两点(1)镇痛作用的部位不同:解热镇痛药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能使痛觉对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敏感的物质(如缓激肽,组胺)的合成,减弱炎症时所产生的活性物质对末梢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中枢镇痛-可能作用于下视丘的可能性)这一点可以说明其和吗啡类镇痛药作用的不同;而吗啡类镇痛药的镇痛作用不仅通过丘脑及脑室-导水管周围灰质受体,同时也通过对脊髓的胶质区内受体起作用,能选择地抑制大脑皮质的感觉中枢,有极强的镇痛作用.(2)成瘾:吗啡类镇痛药连续反复多次(每天3次,连用1~2周)给予治疗剂量,可使病人成瘾.一旦停药则可产生戒断症状.这类成瘾性药物专称为"麻醉药品",对其生产,供应和使用都须受国家颁布的《麻醉药品管理条例》严格管理.而解热镇痛药无成瘾的副作用.药名吗啡阿司匹林作用部位中枢外周作用机制兴奋阿片受体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作用特点强中等临床应用急性锐痛慢性钝痛成瘾性有无祝你健康.
2016-02-19 13:3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前者是中枢性镇痛药,后者是非甾体类抗炎药,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1,前者的镇痛作用主要通过激动丘脑内侧,第三脑室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及脊髓胶质区阿片受体产生强大作用,皮下注射5~10mg显著减轻或消除各种锐痛和钝痛,作用维持4~5h,对慢性持续性钝痛优于急性间断性锐痛,而对意识和其他感觉如听觉和触觉无明显影响.此外激动边缘系统和蓝斑核的阿片受体,产生镇静和飘飘欲仙的欣快感,由此消除患者紧张和恐惧等情绪反应,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并在安静状态下诱导入睡,但容易唤醒;2后者的解热镇痛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环加氧酶(COX-2)抑制前列腺素(PGs)的合成有关,通过增加机体散热使体温降低,对正常体温无影响,常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偏头痛,牙痛,关节痛,月经痛和神经痛等,其不良反应主要是胃黏膜刺激作用,有溃疡史者慎用
2016-02-19 12:0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吗啡的镇痛的作用主要与其激动中枢神经系统特定部位的阿片受体有关,属于中枢性镇痛药,对绝大多数的急性痛和慢性痛效果良好,但有成瘾性.阿司匹林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镇痛,另外它还包括中枢和外周神经的抗知觉作用,阿司匹林多用于头疼,牙疼,肌肉痛,痛经及感冒发热等.您明白了吗?如有疑问,请再联系!
2016-02-19 09:4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