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鼻子不通且经常流鼻血持续一年未愈,可能是鼻部疾病、全身性疾病、环境因素、不良习惯、药物副作用等原因所致。 1.鼻部疾病:如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炎症刺激或肿物阻塞鼻腔,导致鼻子不通气,炎症还可能引起鼻黏膜破损出血。 2.全身性疾病:像高血压、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会影响凝血功能,易导致鼻出血,同时可能伴有其他症状。 3.环境因素:长期处于干燥、多尘的环境,鼻黏膜容易干燥受损,引起鼻子不通和出血。 4.不良习惯:经常挖鼻、用力擤鼻,损伤鼻黏膜,造成鼻子不通和出血。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凝药(华法林、阿司匹林等)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导致鼻出血和鼻子不通。 出现鼻子不通且经常流鼻血的情况,应引起重视,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查明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1-22 01:24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根据你的症状,考虑是慢性扁桃体炎合并慢性鼻炎,建议中药治疗,你可以到中医咽喉科用活血化淤,祛腐生新,消炎止疼,祛痰散结,镇静安神,疏肝理气,疏通经络等中药粉剂,直接作用到鼻腔和咽喉病变部位,结合内服中药,针刺等综合疗法,标本同治,效果不错,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2016-02-19 17:4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颈部有包块,出现耳部症状,如耳鸣听力减退.鼻涕中反复出血是鼻咽癌的早期症状鼻中隔偏曲也可引起出血,从你的发病年龄来看,鼻咽癌的可能性不大.鼻咽癌在南方发病率很高,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建议去耳鼻喉科鼻咽镜检查一下能发现导致你鼻血问题的
2016-02-19 14:3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的这种情况通常是为鼻炎的表现急性鼻窦炎为鼻窦粘膜急性炎症,多发生在感冒后慢性鼻窦炎表现为脓涕多鼻塞头痛等鼻窦炎的主要症状是不通气,所以治鼻窦炎要用部膜收缩剂也可以选择用抗生素来治疗也可以选择用中药的皮炎丸来治疗
2016-02-19 12:1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1)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苯海拉明,息斯敏,爱赛平,立复汀,欣民利,新敏乐,仙利特,仙特明,仙特敏,赛特赞,开思亭,开瑞坦,克敏能,波丽玛朗,皿治林,敏迪,爱尔康,禄雷他定,地洛他定等等.而且此类的新药也在不断上市,有口服或鼻腔外用剂型.这些药物都是对症治疗,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对缓解鼻塞,喷嚏和眼痒等症状方面有一定作用,但作用不强,特别是对流涕几乎无效,而且需要长期使用,停药反弹,有不同程度的全身性副作用,如嗜睡,视力模糊,口干,尿潴留,注意力不集中,心动过速,判断力和操作能力下降,反应迟缓,恶心,便秘,体重增加等.故从事精密,机械等工作如航空,司乘人员等应慎用. (1)降低鼻粘膜敏感性:对下鼻甲粘膜的射频消融治疗,冷冻疗法,激光,微波,20%硝酸银烧灼等,皆可使鼻粘膜表面敏感性降低,达到控制症状的目的. (2)降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翼管神经切断或岩浅大神经切断,均可使鼻内副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产生一定的治疗作用. 手术方式有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超声聚焦治疗,微波治疗,激光治疗,冷冻治疗,传统手术刀治疗等.手术的近期疗效特别是在改善或解除患者鼻塞,流浓涕,头痛症状方面是肯定的,对其他方面如流清涕,喷嚏,鼻痒等症状的疗效不明显或无效,尽管报道和广告中宣传的非常有效,但实际上手术的远期疗效并不理想.由于鼻腔组织的活性,术后切断的神经还会生长恢复,切除的下鼻甲也会继续增生,手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的特应性体质,只是一种治标的方法,经大量跟踪调查,多数患者在术后半年至两年内会有不同程度的复发,因此,对鼻炎患者应该本着先简单后复杂,标本兼治的原则进行治疗,尽量采用药物治疗改变患者的特应性体质,以期达到治本的目的.当然,对鼻腔解剖结构异常,下鼻甲过度肥大,鼻中隔过度偏曲,鼻息肉严重等经药物久治不愈的患者手术治疗仍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但术后仍要采用药物治本疗法防止复发.
2016-02-19 08:2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鼻出血? 鼻出血不论何因,凡血液从鼻腔黏膜流出,均称为鼻出血,又称鼻衄。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鼻出血多为单侧,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致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用手指压迫鼻翼5~10分钟,通常可控制出血。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出血部位大多数发生于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儿童鼻出血几乎全部发生在鼻腔前部;青年人虽以鼻腔前部出血多见,但也有少数严重的出血发生在鼻腔后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则多见于鼻腔后部,由于鼻后侧静脉曲张症及在下鼻道后部近下甲后端的鼻一鼻咽静脉丛为鼻后部较易出血之处,同时老年人常患动脉硬化及高血压有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