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理异常,有轻生念头等如何改善
不喜欢出门不喜欢打扮不喜欢接触人,脾气不稳定,而且经常有轻生的念头,感觉什么都没有意思,经常胡思乱想,只喜欢很安静的地方而且自卑心理很强烈情绪容易失控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出现不喜欢出门、不爱打扮、不愿接触人、脾气不稳定、轻生念头、自卑等情况,可能是心理障碍所致,如抑郁症、社交焦虑障碍等。常见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压力、神经递质失衡、个人性格和重大生活事件。 1.遗传因素: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增加患心理疾病的风险。 2.环境压力:长期处于高压、紧张的生活环境中,如工作压力大、家庭关系不和谐等。 3.神经递质失衡: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等失衡,影响情绪调节。 4.个人性格:内向、敏感、自卑等性格特点的人更易出现心理问题。 5.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离世、失恋、失业等,可能引发心理障碍。 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及自我调节来改善。药物治疗方面,如舍曲林、氟西汀、帕罗西汀等,但需遵医嘱用药。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参加社交活动,适当运动。
2025-01-23 00:46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这样的情况多长时间了,还有其他的症状吗?出现这样的情况之前有没有你说的这些诱因,从你目前的叙述初步考虑你是有抑郁的情绪的,建议能积极自我调理一下,长期这样下去的话,会想疾病的状态发展的,可以多听听舒缓的音乐,适当做做体育锻炼,这样会有助于你目前状态的恢复.
2016-02-20 12:20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还能来网上交流,这还不算大问题,这也有可能是你有点内向吧,不过不要太过内向就行了,不过,你要知道,人活在这世上,就不得不交流,还是出点门吧.因为人越大就越感觉到孤独,身边纯真的欢笑也慢慢的变少了,更增加很多的责任和很多无形的压抑,但也让你渐渐成熟起来,适当的放松自己,调节自己的心态,也只有你自己可以帮助自己走出不开心的世界.
2016-02-20 00:4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你好你可能是有轻度抑郁,治疗该症在临床上所使用的各类抗抑郁药物主要包括:①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如阿米替林,丙米嗪,多塞平;②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氟伏沙明;③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剂,如文拉法辛(怡诺思)度洛西汀;④选择性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拮抗剂,如米氮平(瑞美隆).其中,后三类药物是近10多年来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主流品种.究其原因与它们的耐受性良好,安全性高而易被病家接受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不愿服药,你可以做以下尝试:1.购物:为什么逛街购物会把烦恼伤心的事情都抛诸脑后?可能是因为购物时眼花缭乱的商品不断地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上面,可能是恰好买到了很中意的东西,弥补了内心莫名的缺憾,也可能是因为辛苦工作之后所得的收入都被自己一次性消耗掉而产生了快感.建议:大商场,泉城路,文西路,都可以淘碟,淘衣服,淘小饰品,还有国际品牌,逛到腿软时可以吃点美食.2.户外活动虽然你说你也试过游泳等方法,但效果不佳,那是因为你没有做系统性训练活动.这个巨大的概念,包括徒步,骑行,羽毛球,篮球,游泳,潜水,健身操,瑜伽等等.3.听音乐有没有音乐细胞都不重要.只要是一个有感情的人,都会被音乐感染.音乐是有记忆的,曾经开心或者悲伤时听的调子,在以后任何的机会听,都会不由自主地把你带到原来的记忆中.建议:选择那些平时喜欢的,能反复听N遍,越听越有味道的专辑,会很有感觉,这样的音乐容易让你投入.4.泡个热水浴在热水浴中浸泡二十分钟.不仅你的肌肉的到了放松,减掉了压力,洗澡水的热量同时也会通过扩张你的血管来降低你的血压.5.放一些冰块在你的头上这是一种最为快捷的消除头痛和减轻压力的方法.用一块毛巾包上一些冰块,把它放在你的前额上或者你的颈部下方,放轻松就可以了.6.充满你的肺深吸一口气,数六下,然后再放松.这可以帮助你放松和伸展身体.但是这样做不要超过五口气,否则你会觉得头昏眼花的.放松心情,坚持以上训练,你会感觉越来越好的,祝早日康复!
2016-02-19 23:3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首先说你的症状不像是心理疾病,只是人在遇到挫折时的一种压抑表现.当然,你现在就要进行疏导,情绪不良很容易导致其他疾病.从根本上说,要除掉病根,这里你可以多渠道多手段进行,比如法律手段等,需要你自己寻找.另外,你可以做一下心理疏导,心理医师通常做的就是这个工作.
2016-02-19 17:3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