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嘴唇干裂且内侧长红点不一定是红斑型白色念珠菌病,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如唇炎、过敏、维生素缺乏、病毒感染、口腔黏膜损伤等。 1.唇炎:气候干燥、频繁舔唇等可能引发唇炎,导致嘴唇干裂、长红点。应避免刺激,使用保湿唇膏。 2.过敏:接触过敏原,如某些唇膏、食物等,可引起过敏反应。需远离过敏原,必要时服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扑尔敏。 3.维生素缺乏:尤其是维生素 B 族缺乏,易出现此类症状。可通过补充复合维生素 B 片改善。 4.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会有类似表现。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 5.口腔黏膜损伤:不小心咬伤或摩擦损伤口腔黏膜,也会导致。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感染。 总之,嘴唇出现干裂和红点的原因多样。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口腔科就诊,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1-24 03:43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你好.口腔念珠菌病是由真菌——念珠菌感染引起.红斑型念珠菌性口炎多见于成年人,常由于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而致,且大多数患者原患有消耗性疾病,如白血病,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肿瘤化疗后等,又被称为抗生素口炎.主要表现为粘膜充血糜烂及舌背乳头呈团块萎缩,周围舌苔增厚.患者常首先味觉异常或味觉丧失,口腔干燥,粘膜灼痛.你的情况应该不属于红斑型白色念珠菌病.由于粘膜病的症状相似,难以单靠症状就能确诊.所以建议还是到正规口腔医院粘膜科就诊.注意口腔卫生,心情放松.尽早就诊.
2016-02-21 06:4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口腔念珠病有急性红斑型和慢性红斑型,临床症状粘膜上有红色的斑块,慢性的在红色斑块上有黄白色的条索状.口腔念珠菌病主要发生于婴幼儿,成年人主要发生在身体抵抗力极低的人群,恶病质,恶性肿瘤,长期应用抗生素及艾滋病人等,发生唇部的口念往往在在鲜红色的病损周围会有过角化现象.1.局部治疗:(1)0.05%洗必泰溶液:含漱,每日4—5次.(2)2%-4%碳酸氢钠水溶液:哺乳前洗涤口腔,母亲乳头或哺乳工具,或含漱,每日4—5次.(3)制霉菌素混悬液:每毫升含5万单位,涂布口腔粘膜,每2—3小时1次.(4)1%-5%克霉唑软膏:涂布口腔皮肤和粘膜,每日3—4次.(5)1%龙胆紫溶液:外用,涂口腔粘膜.2.全身治疗:用于病情严重或成年人的慢性感染者.(1)制霉菌素:成人每次50万单位,每日口服3—4次,连用7日为一疗程.(2)克霉唑:每次750mg,每日口服3次.儿童酌情减量.(3)酮康唑:成人每日0.2g,1—4岁小儿每日50mg,5—12岁儿童每日0.1g.分1-2次口服.2,可选用的中成药1.导赤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周岁以内小儿酌减.2.凉膈散:每次服用9—15g,可加竹叶,蜂蜜少许煎水服.3.冰硼散:外用,每次取少许药散吹敷患处,一日数次.4.青黛散:外用,先用凉开水或淡盐水洗净口腔,将少许药散吹撤患处,一日2—3次.5.5福化毒丸:大蜜丸每次口服1丸,或水蜜丸每次2g,均为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2016-02-20 23:56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这位朋友,你好. 念珠菌是一种腐物寄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人体正常菌群之一,平时主要生存于人体的口腔,皮肤,粘膜,消化道,阴道及其他脏器中.治疗方法 1.制霉菌素可内服和外用.内服,每次50万单位,每日4次.外用为栓剂,每栓为25万单位. 2.氟康唑又名大氟康,一般口服1次,150mg即可生效,但是治愈后容易复发,值得注意. 3.伊曲康唑又名斯皮仁诺,一般每服100mg,每日2次,连服10天为1疗程.白念珠菌感染,首先是粘附在宿主的上皮细胞上,然后在以上所述的白念珠菌致病因素作用下形成感染灶.粘附在上皮细胞是因为宿主细胞膜表面上有白念珠菌的粘附受体,即岩藻糖和N-乙酰葡萄胺;白念珠菌胞壁上具有多种粘附介导体,其中较为重要的有甘露聚糖——蛋白质复合物(M-P)和几丁质.希望我的回复能帮助你.祝你健康(如果你对我的回复感到满意的话请点击采纳)
2016-02-20 21:4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