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多房棘球蚴病是一种严重的寄生虫病,治疗药物包括阿苯达唑、甲苯咪唑、吡喹酮等。治疗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病情、身体状况等。 1.阿苯达唑:是治疗多房棘球蚴病的常用药物之一。它能抑制寄生虫对葡萄糖的摄取,导致虫体能量代谢障碍,从而发挥驱虫作用。 2.甲苯咪唑:通过抑制寄生虫微管的聚合,阻止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杀灭寄生虫。 3.吡喹酮:可使寄生虫虫体肌肉发生强直性收缩,导致虫体麻痹,最终死亡。 4.在使用这些药物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以评估药物的副作用和治疗效果。 5.同时,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也会影响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剂量。 总之,多房棘球蚴病的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切勿自行用药。
2025-01-25 18:3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多房棘球蚴病过去一直采取手术切除治疗,但大多数患者出现症状就医时,往往是晚期,不能手术切除即使进行肝部分或半叶切除,术后复发率也很高本世纪70年代末期甲苯达唑(mebendazole)首先用于治疗本病,取得一定效果治疗剂量为每天50mg/kg但根据国外报告即使治疗期限长达43年,在治疗后1~6年复查。复发率为37%。效果不满意。阿苯达唑治疗多房棘球蚴病的效果优于甲苯达唑其剂量为20mg/(kgod)(体重以60kg为限),分2次口服治疗期限根据肝脏病变范围大小为3~5年采用阿苯达唑长期连续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梗阻性黄疸与咯血于治疗开始后1~2月内消失脑型偏瘫患者经长期治疗后也好转恢复治疗后复查时所有患者腹部隐痛消失一般情况显著改善。肝脏CT扫描显示肝内病变钙化现象十分显著,尤其病变周界出现环形钙化。患者对阿苯达唑长期连续治疗的耐受性良好,副作用轻而少仅少数患者开始服药时有头昏乏力等轻微反应继续服药后自行缓解个别患者出现显著脱发,停药后可自行恢复。疗程中可有血清ALT活性暂时性升高,可能与肝内虫体死亡引起炎症反应有关并不一定是药物本身所致。疗程中应每3个月检查血象与肝功能试验,注意有无白细胞减少与药物性肝损害的毒副作用
2016-02-22 10:2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