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血流阻力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它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血管半径、血液黏度、血管长度、血管壁弹性和血细胞比容等。应对血流阻力异常需要综合考虑,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就诊应选择正规的综合性医院或心血管专科医院。平时要注意饮食、运动等多方面。 1.血管半径:血管半径变小会使血流阻力增大。常见于血管狭窄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 2.血液黏度:血液黏稠度增加会导致血流阻力上升,如高血脂状态。 3.血管长度:较长的血管会产生较大的阻力,但一般个体差异较小。 4.血管壁弹性:血管壁弹性降低,如血管硬化,会增大阻力。 5.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增高,血液黏稠,阻力增加,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总之,血流阻力异常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通过检查明确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并注意日常的保健和预防。
2025-01-25 12:41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称为血流阻力。血流阻力的产生,是由于血液流动时因摩擦而消耗能量,一般是表现为热能。这部分热能不可能再转换成血液的势能或动能,故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压力逐渐降低。在湍流的情况下,血液中各个质点不断变换流动的方向,故消耗的能量较层流时更多,血流阻力就较大。
2016-02-22 21:0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