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身上发冷、晚上睡觉腿出汗、眼睛沉且持续时间长,可能是感冒未愈、气血不足、阴虚火旺、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紊乱等原因所致。 1. 感冒未愈:如果感冒治疗不彻底,病毒或细菌残留可能导致症状持续。此时应注意休息,多喝水,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感冒清热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药物。 2. 气血不足:身体气血亏虚,血液循环不畅,会出现发冷、出汗等症状。可通过饮食调理,多吃红枣、桂圆等,也可服用补中益气丸、归脾丸等。 3. 阴虚火旺:体内阴液不足,阳气相对偏亢,会有盗汗、身体发冷等表现。可服用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等。 4. 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影响代谢,导致发冷。需进行相关检查,确诊后可能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 5. 植物神经紊乱: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可能引发,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必要时服用谷维素片、维生素 B1 片等。 出现这些症状且长时间不缓解,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对症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
2025-01-23 17:56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病情分析:您这属于阴阳失调导致的肾阳虚症意见建议:建议您注意日常生活的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如症状无法缓解,可寻求中医中药调理.
2016-02-22 18:16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这属于阴阳失调导致的肾阳虚症建议您注意日常生活的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如症状无法缓解,可寻求中医中药调理.最安全的补法是因人而异,进食中药或药食同源的补品最好是去看看中医,等中医切脉后再定进补的方案
2016-02-22 16:2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手脚多汗,医学上称做为“局限性多汗症”,多发生在情绪波动幅度较大的青壮年身上.“局限性出汗症”的治疗,一般采用维生素B1,谷维素,安定片等.如果汗出很多,可适当服一些阿托品或普鲁本辛等抗乙酰胆碱药.但是,安定和抗乙酰胆碱药有一定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故临床上多配合中医治疗.
2016-02-22 14:01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有时感觉身上发冷,晚上睡觉腿上出汗,眼睛有沉的感觉,可以参考伤寒论太阳中风桂枝汤条文凡风寒在表,脉浮弱自汗出者,皆属表虚,宜桂枝汤主之,名曰桂枝汤者,君以桂枝也,桂枝辛温,辛能散邪,温从阳而扶卫,芍药酸寒,酸能敛汗,寒走阴而益荣,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散中寓敛汗之意,芍药臣桂枝,是于固表中有微汗之道焉,生姜之辛佐桂枝以解肌表,大枣之甘佐芍药以和荣里,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用以调和中气,即以调和表里,且以调和诸药矣,以桂芍之相须,姜枣之相得,藉甘草之调和阳表阴里,气卫血荣,并行而不悖,是刚柔相济以为和也,而精义在服后须臾歠热稀粥以助药力,盖谷气内充,不但易为酿汗,更使已入之邪不能少留,将来之邪不得复入也.又妙在温服令一时许,热热微似有汗,是授人以微汗之法,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禁人以不可过汗之意也,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乃解肌发汗调和荣卫之第一方也,凡中风伤寒,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皆得而之.水煎服.本方服法也极为讲究,首先是药煎成取汁,“适寒温”服,“服已须臾,啜热稀粥”,借水谷之精气,充养中焦,不但易为酿汗,更可使外邪速去而不致复感.同时“稳覆令一时许,”即是避风助汗之意.待其“遍身zhezhe,微似有汗者,”是肺胃之气已合,津液得通,营卫和谐,腠理复固,所以说“益佳”.至于服后汗出病瘥,停后服;不效,再服,“乃服至二,三剂”;以及禁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尤其是“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是服解表剂后应该注意的通则.
2016-02-22 13:2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