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麻风病应如何治疗
今天我上时场买东西,看到路边一个得的麻风病的人,嘴歪眼斜的,走路都成了拐子了,好像是路不平似的,我想请问一下如果得了麻风病,那么麻风病应怎么治疗啊?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治疗麻风病通常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药物治疗是核心,常用药物有利福平、氨苯砜、氯法齐明等。同时,要注意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加强患者的康复训练。 1.药物治疗:利福平是一种强效的抗麻风药物,能有效杀灭麻风杆菌。氨苯砜能抑制麻风杆菌的繁殖。氯法齐明对麻风杆菌有抑制作用,还能缓解皮肤症状。患者需遵医嘱规律服药。 2.手术治疗:对于出现严重的肢体畸形、溃疡等并发症,可能需要进行手术矫正和修复。 3.预防并发症:麻风病可能导致神经损伤,引发感觉障碍、肌肉萎缩等,要注意保护受损部位,预防外伤和感染。 4.康复治疗:通过物理治疗、职业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5.心理支持:患者可能因疾病受到歧视,产生心理问题,需要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 总之,麻风病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社会也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
2025-01-25 21:08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患者,女,30岁,皮肤红肿长包伴有痒感区域比较广1,化学药物.(1)氨苯矾(DDS)为首选药物.(2)氯苯吩嗪(B633)不但可抑制麻风杆菌,且可抗Ⅱ型麻风反应.100--200mg/日,口服.(3)利福平对麻风杆菌有快速杀灭作用.2,免疫疗法.正在研究的活卡介苗加死麻风菌的特异免疫治疗可与联合化疗同时进行.麻风病的病理改变由于患者对麻风杆菌感染的细胞免疫力不同,病变组织乃有不同的组织反应.据此而将麻风病变分为下述两型和两类:1.结核样型麻风(tuberculoidleprosy)本型最常见,约占麻风患者的70%,因其病变与结核性肉芽肿相似,故称为结核样麻风.本型特点是患者有较强的细胞免疫力,因此病变局限化,病灶内含菌极少甚至难以发现.病变发展缓慢,传染性低.主要侵犯皮肤及神经,绝少侵入内脏.(1)皮肤:病变多发生于面,四肢,肩,背和臀部皮肤,呈境界清晰,形状不规则的斑疹或中央略下陷,边缘略高起的丘疹.镜下,病灶为类似结核病的肉芽肿,散在于真皮浅层,有时病灶和表皮接触.肉芽肿成分主要为类上皮细胞,偶有Langhans巨细胞,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图1).病灶中央极少有干酪样坏死,抗酸染色一般不见抗酸菌.因病灶多围绕真皮小神经和皮肤附件,故引起局部感觉减退和闭汗.病变消退时,局部仅残留少许淋巴细胞或纤维化,最后,炎性细胞可完全消失.建议仔细检查,查出病因在做治疗.
2016-02-23 02:17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人体皮肤和神经,如果不治疗可引起皮肤,神经,四肢和眼的进行性和永久性损害.麻风病的流行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给流行区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要控制和消灭麻风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原则,执行“边调查,边隔离,边治疗”的做法,积极发现和控制传染病源,切断传染途径,同时提高周围自然人群的免疫力,对流行地区的儿童,患者家属以及麻风菌素及结核菌素反应均为阴性的密切接触者给予卡介苗接种,或给予有效的化学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要早期,及时,足量,足程,规则治疗,可使健康恢复较快,减少畸形残废及出现复发.为了减少耐药性的产生,现在主张数种有效的抗麻风化学药物联合治疗. 1,化学药物 (1)氨苯矾(DDS)为首选药物.开始剂量每天50mg,4周每天100mg,连续服用.每周服药6天,停药1天,连服3个月后停药2周.副作用有贫血,药疹,粒性细胞减少及肝肾功能障碍等.近年来,由于耐氨苯砜麻风菌株的出现,多主张采用联合疗法. (2)氯苯吩嗪(B633)不但可抑制麻风杆菌,且可抗Ⅱ型麻风反应.100--200mg/日,口服.每周服药6天,停药1天.长期服用可出现皮肤红染及色素沉着. (3)利神平(RFP)对麻风杆菌有快速杀灭作用.450~600mg/日,口服.
2016-02-22 20:0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要早期,及时,足量,足程,规则治疗,可使健康恢复较快,减少畸形残废及出现复发.为了减少耐药性的产生,现在主张数种有效的抗麻风化学药物联合治疗. 1,化学药物 (1)氨苯矾(DDS)为首选药物.开始剂量每天50mg,4周每天100mg,连续服用.每周服药6天,停药1天,连服3个月后停药2周.副作用有贫血,药疹,粒性细胞减少及肝肾功能障碍等.近年来,由于耐氨苯砜麻风菌株的出现,多主张采用联合疗法. (2)氯苯吩嗪(B633)不但可抑制麻风杆菌,且可抗Ⅱ型麻风反应.100--200mg/日,口服.每周服药6天,停药1天.长期服用可出现皮肤红染及色素沉着. (3)利神平(RFP)对麻风杆菌有快速杀灭作用.450~600mg/日,口服. 2,免疫疗法 正在研究的活卡介苗加死麻风菌的特异免疫治疗可与联合化疗同时进行.其他如转移因子,左旋咪唑等可作为辅助治疗. 3,麻风反应的治疗 酌情选用反应停(酞咪哌酮),皮质类固醇激素,氯苯吩嗪,雷公滕,静脉封闭及抗组胺类物物等. 4,并发症的处理 足底慢性溃疡者,注意局部清洁,防止感染,适当休息,必要时须扩创或植皮.畸形者,加强锻炼,理疗,针灸,必要时作矫形手术. 为预止愈者后复发,常采用氨苯砜作巩固治疗,LL及BB,需长期甚至终身用药;对TT,需3年以上.祝您早好!
2016-02-22 12:0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氨苯矾(DDS)为首选药物.开始剂量每天50mg,4周每天100mg,连续服用.每周服药6天,停药1天,连服3个月后停药2周.副作用有贫血,药疹,粒性细胞减少及肝肾功能障碍等.近年来,由于耐氨苯砜麻风菌株的出现,多主张采用联合疗法.麻风反应的治疗酌情选用反应停(酞咪哌酮),皮质类固醇激素,氯苯吩嗪,雷公滕,静脉封闭及抗组胺类物物等.
2016-02-22 0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