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一个人时大声、人多时小声老是自言自语,可能由心理因素、精神疾病、脑部病变、社交障碍、习惯养成等导致。 1.心理因素:如长期压力大、焦虑、紧张等,可能通过自言自语来缓解情绪。 2.精神疾病:像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患者可能出现自言自语等异常表现。 3.脑部病变:脑部的损伤或疾病,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引发自言自语。 4.社交障碍:不善于与人交流,在人群中感到不安,通过小声自言自语自我安抚。 5.习惯养成:长期养成自言自语的习惯,难以自控。 如果这种自言自语的情况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和社交,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全面评估和诊断,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2025-01-25 17:0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自己不要太紧张,自己可以调节的。建议你可以采用自我心理暗示,自己可以通过做一些事情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啊,如何朋友聊天,自己小小的自言自语是正常的,而且是有益的。
2016-02-23 07:02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你好;自言自语常见于许多精神病人,他们有的独自讲话,有的喃喃自语,有的宛若亲友在旁滔滔不绝。因此,当我们发现某个人旁若无人地自言自语时,便认为他在发“神经”。其实,自言自语在正常人中也存在,单纯的自言自语不一定是病态,从某种意义上说,反而有利于身心健康。心理学家研究认为,自言自语是消除紧张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地发泄心中的不满、郁闷、愤怒、悲伤等不良情绪,有利于消除紧张,恢复心理平衡。当你忧虑重重时,若有机会听听自己的谈话,可能使你拓展思路,变换考虑问题的角度,减少钻牛角尖的机会。心理学家的研究还总结出,自言自语能使人:保持镇静自言自语的音调有一种使人镇静的作用,有一种安全感和人际交往的效应。调整思绪自我大声对话,可以调整大脑中紊乱的思绪,尤其是在紧张、劳累时。缓解矛盾自言自语有利于澄清问题的是非,缓解矛盾冲突,比较各种解决方法的利弊,避免盲目冲动。消除不良情绪许多不良情绪如焦虑、紧张、忧虑和担心,若能讲出来,压在心中的石头就会被搬掉,从而达到心理平衡。改善睡眠冥思苦想和各种不良情绪可导致和加重睡眠障碍,自言自语可终止思虑,减轻消极情绪,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改善社交能力各种消极情绪会影响人的社交能力,使社交能力受损,质量下降。自言自语能疏泄不良情绪,使心理保持平衡,进而提高社交能力。总之,自言自语有时是一种健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能不加判别地认为都是病态。
2016-02-23 03:3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