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多处关节及皮肤起疙瘩痒一年多未确诊,何因何治?
一年前我母亲突然间眼眉处起了米粒大小的疙瘩,颜色同皮肤色特别的痒,好象肉里面痒后来又双手关节如:指指关节掌指关节的外侧裂口起皮增厚象苔癣样病变发白特别的痒难以忍受,之后又发展到手心,发红,痒,有一些小红疙瘩,疙瘩象是长在肉里,特别的痒,患病的最大特点是对称长,关节处是先裂口起皮象苔癣样,然后起小红疙瘩,象米粒大小,现已发展到腕关节、肘关节,踝关节、膝关节,头发里,肢体上也有但没裂只是有小疙瘩,腹部也有,在关节处的基本上是长在外侧,我母亲曾患过脚气病也很重,并且长期服用北京降压O药物,请问是药物的副作用,还是脚气感染所致,还是其他病病,至今未确诊,请问大夫我母亲得的是什么病用什么药,谢谢!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本次发病为首次发病为一年多目前一般情况:目前一般情况良好,只是疼痒折磨的难以忍受病史:有高血压病史以往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效果:曾用过抗过敏的药物及各种软膏都无济于事。辅助检查:未做其它:未做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您母亲的情况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湿疹、真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副作用、特应性皮炎等。 1.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可能由过敏、遗传、环境等因素诱发。皮肤会出现红斑、丘疹、水疱,伴有剧烈瘙痒。治疗常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 2.真菌感染:如手足癣,可因脚气蔓延感染。表现为皮肤脱屑、裂口、瘙痒。治疗可用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乳膏、酮康唑乳膏。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银屑病关节炎,会有关节和皮肤症状。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 4.药物副作用: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皮肤不良反应。但北京降压 0 药物一般较少引起此类症状。 5.特应性皮炎:与遗传和免疫异常有关,皮肤干燥、瘙痒、红斑。治疗可选择他克莫司软膏。 鉴于您母亲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且严重,建议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进行详细的检查,如皮肤真菌检测、自身抗体检测等,以明确诊断,对症治疗。同时,要避免搔抓,注意皮肤保湿。
2025-01-23 21:17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建议您到医院检查,怀疑是脂肪瘤脂肪瘤(lipoma)多发生于颈、肩、背、臀等处皮下,,恶变罕见;但位于深部或体腔内者,有可能演变为脂肪肉瘤(liposarcoma)。脂肪瘤多呈分叶状、质软,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太清楚,活动度较小。皮下多发的小指肪瘤因有自限性,甚可消失,不必急于处理;从事肩挑的劳动者,肩部常有脂肪结缔组织增生而致的脂肪垫,并非肿瘤,一般任其自然;较大的单个皮下脂肪瘤或深部脂肪瘤,需及早手术;疑有恶变者,应适当扩大切除范围。治疗较小脂肪瘤,发展缓慢,无临床症状者一般无需处理。激光手术治疗脂肪瘤有多种方法,但对小的脂肪瘤采用微切口激光切除分叶取出。较大脂肪瘤根据部位按外科要求选择切口摘除,激光摘除脂肪瘤极方便。
2016-02-23 21:30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这个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要考虑手术治疗.
2016-02-23 13:4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根据你所说的情况很有可能是属于神经性皮炎!![诊断要点]1.好发于肢体易受摩擦的部位,如颈部、肘窝、腋窝、前臂、股、小腿和腰及阴囊、外阴、肛周等处。2.初起为局部瘙痒,经搔抓后,出现针头大小,不规则三角形或多角形的扁平丘疹,呈皮肤色或淡褐色,干燥而坚实,损害增厚扩大,很快融合成片,皮纹加深,发展成为苔藓样的斑片,其周围尚可见散在的扁平丘疹。3.需与慢性湿疹、扁平苔藓、局限性皮肤淀粉样变等鉴别。
2016-02-23 12:30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性皮肤病,以皮疹损害处具有渗出潮湿倾向而故名。该病病程迁延难愈、易复发。湿疹临床症状变化多端,根据发病过程中的皮损表现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急性湿疹的损害多形性,初期为红斑,自觉灼热、瘙痒。继之在红斑上出现散在或密集的丘疹或小水疱,搔抓或摩擦之后,搔破而形成糜烂、渗液面。日久或治疗后急性炎症减轻、皮损干燥、结痂、鳞屑,而进入亚急性期。慢性湿疹是由急性、亚急性反复发作不愈演变而来,或是开始时即呈现慢性炎症,常以局限于某一相同部位经久不愈为特点,表现为皮肤逐渐增厚,皮纹加深、浸润,色素沉着等。主要自觉症状是剧烈瘙痒。湿疹虽有上述的共同临床表现,但不同部位的湿疹,其皮损形态也有一定差异。如外耳道湿疹易伴发真菌感染,乳房湿疹常见于哺乳期妇女,常有皲裂而伴疼痛。肛门、阴囊湿疹常因搔抓、热水皂洗而至急性肿胀或糜烂。小腿部湿疹常致溃烂,不易愈合等。除上述以外,在临床上还有部分表现寻常的特殊型湿疹,如继发于中耳炎、溃疡、瘘管及褥疮等细菌性化脓性皮肤病的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对自体内部皮肤组织所产生的物质过敏而引发的自体敏感性湿疹。婴儿湿疹好发于满月后婴幼儿期,常对称发生在手背、四肢伸侧及臀部。皮损形状似钱币的钱币状湿疹。湿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相当复杂,涉及体内、外多种因素。是发生在皮肤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本病常发生于具有过敏素质的个体。凡有此素质的人,对体内外各种致敏物质,如食物中蛋白质,尤其是鱼、虾、蛋类及牛乳,还有化学物品、植物、动物皮革及羽毛、肠道中寄生虫,感染灶等的作用较正常人容易发生过敏反应。有的甚至连日光、风热、寒冷等物理刺激皆可诱发湿疹。此外,湿疹的发生,有时还可能与神经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消化不良、肠道疾病、新陈代谢异常等有一定的关系,总而言之,湿疹的发病是诸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临床上也可见到,坚持锻炼身体或环境的改变,使湿疹病损减轻或自然消退。其易复发原因与患者敏感性增高及致敏物质的多源性密切相关。中医对本病的命名因部位不同而不同,如“浸淫疮”相当于泛发性湿疹,“面游风”相当于面部湿疹,“旋耳疮”相当于耳部湿疹,“乳头风”相当于乳头湿疹,“脐疮”相当于脐部湿疹,“绣球风”、肾囊风”相多于阴囊湿疹,“四弯风”相当于肘窝与膝窝湿疹,“鹅掌风”相当于掌部湿疹,“湿臁疮”相当于小腿湿疹,“肛门圈癣”相当于肛门湿疹。祖国医学认为湿疹是由于禀性不耐,风热内蕴,外感风邪,风湿热邪相搏,浸淫肌肤而成。其中“湿”是主要因素。由于湿邪粘腻、重浊、易变,故病多迁延,形态不定。而慢性湿疹是由于营血不足、湿热逗留,以致血虚伤阴,化燥生风,风燥湿热郁结,肌肤失养所致。主要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特点,诊断较容易。急性湿疹皮疹表现为多形性、对称分布,倾向渗出;慢性型皮损呈苔藓样变;亚急性损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自觉瘙痒剧烈;容易复发。对特殊型湿疹应注意其独特临床症状,诊断也不困难。慢性湿疹需同神经性皮炎鉴别,神经性皮炎先有瘙痒后发皮疹。苔藓样变明显,皮损干燥、一般无渗出、无色素沉着。好发于颈项、骶部及四肢伸侧。可耐受多种药物及理化等刺激。目前西医对湿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对症治疗。以内服抗组胺药物治疗为多,如苯海拉明、非那根、扑尔敏、赛庚啶等,既可单用或联用,还可与镇静药、维生素C等合用。外用药剂型依据临床皮损表现而定,如红肿明显,渗出多者应选溶液冷湿敷,红斑、丘疹时可用洗剂、乳剂、泥膏、油剂等;呈水疱、糜烂者需用油剂;表现为鳞屑、结痂者用软膏;若苔藓样变者多择泥膏、软膏、乳剂、涂膜剂、酊剂及硬膏等。我所近年来采用内服“湿毒清浓缩颗粒”,每晚睡前开水冲服一包;配合外用肤康净洗剂治疗,收到满意效果。对局限性慢性湿疹,我所近年来采用皮炎灵封闭液皮下浅层注射封闭治疗,收到满意效果。7——10天一次,一般三次即可痊愈。尽量寻找发病原因并去除之,注意调整饮食,忌食辛辣刺激,避免进食易致敏的物品,如酒类,海鲜贝类食物应禁用、以清淡饮食为好;尽量减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手抓、外用肥皂、热水烫洗等;衣着应较宽松、轻软,避穿毛制品或尼龙织品。尽量避免较长时间或短期大剂量外用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因为较长时间或短期大剂量外用激素制剂,还会成瘾导致药物依赖性皮炎。其副作用表现约有20多种:最常见的是用药后病情迅速好转,持续外用一段时间,一旦停药后,在一两天内用药部位(特别是面部)可发生赤红、触痛、瘙痒、裂口、脱屑,以致发生脓疱,原发病变加重,又称之为反跳性皮炎。当重新涂用激素后,上述病情很快好转或消失;如再停药,反跳性皮炎再发,而且比以前更严重。患者为了避免停药后的痛苦,完全依赖于涂用激素。几个月或几年之后,皮肤明显变薄,毛细血管扩张,有时出现紫癜等,特别是在面部可出现更深的持续性红斑。涂用时间越长、产生反跳性皮炎也就越重。可使皮肤变薄、脆弱、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真菌感染、痤疮样皮炎等。变得易受损伤;还可出现轻度多毛、多汗、皮下出血和伤口愈合困难等。尤其是下面一些皮肤病更不适宜使用以上所述激素类制剂。如果长期或短时间大剂量注射或内服地塞米松、康宁克通、强的松等皮质类激素药物治疗,还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疮、血糖升高、高血压、钠潴留、水肿、血钾降低、月经紊乱、骨质疏松、无菌性骨质坏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併发症。对肾脏也可造成一定损害,如加重肾小球疾病蛋白尿、加重肾小球硬化、易致肾钙化或结石,诱发或加重肾脏感染性疾病、引起低钾性肾病等。还会引起机体糖、蛋白质、脂肪及水电解质等一系列物质代谢紊乱,破坏机体的防卫系统和抑制免疫反应能力。病人还必须牢记过敏原,避免食用或接触,而至病情加重。如果有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并对激素产生了的依赖性,停药后原发病变反跳加重与继发的副作用,可使患者产生很大的痛苦,医生与患者家属应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对激素的作用及副作用要有充分的认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在正确选择治疗药物和逐渐减量直至撤除停用皮质激素的情况下,选用对抗以上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方法与中药。达到安全彻底治愈疾病的目的。病人还必须牢记过敏原,避免食用或接触,而至病情加重。[治疗原则]1.初发者可采用1%薄荷,如抓破可用5%硫磺煤焦油软膏。2.经过上述治疗未愈,可选用醋酸氢化泼尼松加1%普鲁卡因溶液(等量),局部损害内注射,每周1次。3.可酌情采用地西泮(安定)。皮损广泛者,可用0.25%普鲁卡因200ml加VitC1S,静脉滴注。
2016-02-23 10:1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