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内痔和外痔导致大出血一周,需从疾病原理、症状表现、检查方法、治疗手段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综合考虑。 1.疾病原理:内痔和外痔是由于肛门直肠部位的静脉丛曲张、淤血形成。长期便秘、久坐、饮食不当等可加重病情。 2.症状表现:除大出血外,还可能有肛门疼痛、瘙痒、坠胀感,痔核脱出等。 3.检查方法:常用肛门指诊、肛门镜检查等,以明确痔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4.治疗手段:轻度可采用药物治疗,如外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肛泰栓、复方角菜酸酯栓等;严重时需手术治疗,如痔切除术等。 5.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避免久坐久站,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总之,内痔和外痔大出血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和预防,以减轻症状,防止病情加重。
2025-01-26 17:5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有肛脱和混合痔,最好是手术治疗.建议到医院做手术治疗,平时保持大便通畅,多吃水果蔬菜,不要吃辛辣食物.
2016-02-24 04:30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痔疮的治疗有自治和医治之分.自己平时调理好饮食,起居,排便等,会很有利于痔疮的好转.到一定程度,你认为自己控制不了是,就尽快找医生帮忙把.治疗方法:首先,培养一个良好的排便习惯,一定要每天排一次,这样,毒素才能有利的从身体中排出,不会积累在肠道内破坏肠道.其次,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多吃土豆,地瓜,栗子,粗粮.然后,早晚一杯蜂蜜水,不吃辛辣的食物,火锅之类的.最后,每天早晨空腹吃一根香蕉.这是我大便不正常吃经常做的.屡试不爽,非常管用.空腹吃香蕉听说对胃不好,(如果你有胃病的话最好的话就不要试这种方法了),一旦大便正常了,就可以不要用这种方法.因为毕竟有一点点副作用.有了良好的排便习惯,对肠道,对肛门有一定的保养作用,希望你能够做到这些.这些都是好方法.希望你能好起来.
2016-02-24 00:1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脱肛主要有以下临床症状: 一,早期:便后有黏膜自肛门脱出,并可自行缩回;以后渐渐不能自行回复,需用手上托能复位,常有少许黏液自肛门流出,排便后有下坠感和排便不尽感,排便次数增多. 二,晚期:脱肛在咳嗽,喷嚏,走路,久站或稍一用力即可脱出,脱出后局部有发胀感,也可感到腰骶部胀痛,脱出的黏膜有黏液分泌,黏膜常受刺激可发生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分泌可夹杂血性黏液,刺激肛周皮肤,可引起瘙痒. 三,嵌顿:由于肛括约肌松弛,很少发生嵌顿,一旦嵌顿发生,病人即感到局部剧痛,肿物不能用手托复位,脱出肛管很快出现肿胀,充血,黏膜皱襞消失.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绞窄和坏死.在临床上,脱肛按脱垂程度轻重分成三度:一度为直肠黏膜脱出,二度为直肠全层脱出,三度为直肠及乙状结肠脱出.手术治疗 1,注射法:注射疗法主要是将药物注射于直肠粘膜下层,造成瘢痕,使粘膜与肌层粘连固定;或注射到直肠周围,便宜肠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不再下脱. 2,粘膜切除缝合术:适用于肛管脱垂和直肠下部脱垂. 3,瘢痕支持固定术:适用于I,Ⅱ度直肠脱垂,并伴有肛门松弛者,但对肠炎,痢疾,腹泻和肛门直肠急性炎症的病人,不宜使用. 4,线状烙法 5,纵切横缝术:适用于Ⅰ度和Ⅱ度脱垂. 6,肛门紧缩术:适用于直肠脱垂并发肛门松弛和肛门失禁者,但对肛门直肠急性炎症,肠炎和腹泻等疾病患者,不宜采用. 7,肛管直肠缩窄术:适用于老年人和全身情况不好的不能做大手术的病人. 8,直肠前方悬吊固定术:此术式为目前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用来修复完全性直肠脱垂的最常见手术.
2016-02-23 23:3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便秘是加重脱肛的重要原因 脱肛,是指肛管,直肠,甚至严重时连乙状结肠都向下移位,由肛门垂脱向外翻出的一种疾病.医学上称“肛管直肠脱垂”.如果只是黏膜下垂,称不完全脱垂;如果直肠全层脱垂,则称完全脱垂;脱垂部分在直肠内,叫内脱垂;如果完全脱出肛门外时,叫外脱垂. 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儿童和老年人多见.老年人容易脱肛,主要由于老年人全身器官组织衰退,肌肉松弛,骨盆底肌肉张力减退.如长期便秘,排便是反复猛烈用里,则常可造成或加重脱肛.脱肛初期,可因用力排便而发生从肛门脱出“肿物”,但便后“肿物”可自行缩回.此后,逐渐加重,除排便用力时引起脱肛外,在咳嗽,走路等稍用腹压的情况下,都可引起脱肛,往往不能自行缩回,必需用手将脱出的肿物托入肛门.如脱出的肿物不能缩回,容易发生炎症,肿胀,则出现疼痛,进一步又加重便秘.因此,便秘是引起和加重脱肛的重要因素. 治脱肛方: 1.参麦芩连归地汤(肖正安教授) 组成:沙参5克,麦冬12克,黄芩10克,黄连5克,当归6克,生地15克,枳壳6克,厚朴9克,乌梅9克,白芍9克.功效:清热凉血,利肛收敛.主治:肺热气虚之脱肛.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2.收肛散(柏莲松教授)组成:五倍子9克,炒浮萍草9克,龙骨9克,木贼草9大象.功效:收涩固脱.主治:肛门直肠粘膜脱垂Ⅰ,Ⅱ度.用法:共研细末,干擦或麻油调敷. 3.提肛汤(王静安主任医师)组成:黄芪15克,升麻5克,当归10克,枳壳10克,炒淮山药15克,沙参15克,麦冬10克,乌梅15克,白芍15克.功效:升阳举陷,益气滋阴.主治:小儿脱肛.加减:若小儿滑泻不禁,可加煨诃子10克;炙粟壳5克,以清之;若久泻虚寒甚者,可加良姜3克,附片5克温补中阳.本方为自拟方,临床运用30余年,有效率达96%.用法: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服. 4.脱肛液(李润庭主任医师)组成:明矾6克,盐酸普鲁卡因2克,加水至100毫升.功效:固肠收涩.主治:直肠脱垂.用法:注射于直肠周围或直肠粘膜层与肌层之间.
2016-02-23 21:41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