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面肌抽搐是一种面神经支配的肌肉不自主抽动的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治疗面肌抽搐的药物包括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氯硝西泮、加巴喷丁、巴氯芬等。 1.卡马西平:是治疗面肌抽搐的常用药物之一,能通过稳定神经细胞膜,减少神经兴奋性来缓解症状。 2.苯妥英钠:对神经细胞膜也有稳定作用,可减轻面肌抽搐的发作频率和强度。 3.氯硝西泮:具有抗惊厥、镇静等作用,能有效控制面肌抽搐的症状。 4.加巴喷丁:能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对部分面肌抽搐患者有较好疗效。 5.巴氯芬:可通过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缓解面肌抽搐。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这些药物治疗面肌抽搐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药物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且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也有所不同。同时,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还可考虑其他治疗方法,如肉毒素注射、微血管减压术等。
2025-01-26 19:11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治疗方案 1.药物治疗 酌用维生素B1、镇静剂等。 2.面神经射频热凝治疗 于乳突尖端前1cm进针,穿刺茎乳孔达面神经干,给予刺激,若引起耳深部疼痛及面肌抽搐,表明位置准确。用50~70℃电热凝固30s,抽搐即可停止。必要时重复数次
2016-02-24 13:14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