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意识障碍是指人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感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出现异常。其成因复杂,包括脑部损伤、代谢紊乱、感染、中毒、心血管疾病等。治疗方法多样,如消除病因、药物治疗、支持治疗、康复治疗、手术治疗等。 1.消除病因:针对导致意识障碍的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如控制感染、纠正代谢紊乱、处理脑血管疾病等。 2.药物治疗:使用醒脑静注射液促进意识恢复,应用纳洛酮对抗阿片类药物中毒引起的意识障碍,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减轻脑水肿。 3.支持治疗:维持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保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 4.康复治疗:通过物理疗法、作业疗法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5.手术治疗:对于脑部有占位性病变等情况,可能需要手术去除病灶。 总之,意识障碍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应在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治疗,以提高康复的机会。
2025-01-26 22:5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意识障碍? 意识(consciousness)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自身状况以及它们相互联系的确认,即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意识障碍医学的定又是指由各种疾病引起个体对客观环境和自身的认识发生障碍,是各种心理过程受累。是脑和脑干功能活动的抑制状态,脑和脑干功能活动的不同抑制程度决定了不同的意识障碍水平。表现为累及到感知觉的清晰度和正确性,累及铭记和回忆,累及思维的连贯性和理解判断能力,累及情感和定向行为等;出现定向障碍(周围和自我),感知歪曲,言语思维改变或紊乱,注意不集中,记忆、智能不能或紊乱,情绪行为不稳性运动性紊乱性兴奋抑制,醒后往往有部分或完全遗忘。病因有功能性和器质性,以器质性(包括躯体疾病所致)意识障碍更为常见。将它归为神经精神病学坤经心理症状之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