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脐疝的症状、病因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患者出现脐部可见球形肿物后来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得了脐疝请问大夫婴儿脐疝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谢谢婴儿脐疝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脐疝什么症状脐疝是什么引起的?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婴儿脐疝是小儿常见疾病,多因脐部发育缺陷、腹内压增高等引起。症状表现为脐部肿物突出等。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1.病因: 脐部腹壁组织发育薄弱,不够坚固。 宝宝经常哭闹、咳嗽等导致腹内压增高。 早产宝宝腹壁肌肉发育不完善。 遗传因素也可能有一定影响。 出生后脐带处理不当,局部愈合不良。 2.症状: 脐部可见柔软的球形或半球形肿物。 肿物在宝宝哭闹、用力时增大,安静或平卧时缩小或消失。 用手指压迫肿物,可回纳腹腔,有时能听到肠鸣音。 3.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多数婴儿脐疝可在 2 岁内自愈。可用脐疝带局部压迫,减少疝内容物突出。 手术治疗:如果脐疝直径超过 2 厘米,或 2 岁后仍未自愈,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单纯缝合修补、疝囊高位结扎等。 婴儿脐疝通常预后良好,家长不必过于担心。但要密切观察宝宝脐疝的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025-01-27 03:18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婴儿脐疝,绝大多数可通过脐部筋膜环的逐步收缩而在一岁内自愈.因此2岁前,除非嵌顿,可以等待.采用非手术疗法促使自愈如已满2周岁,脐疝直径超过1.5厘米者宜用手术治疗,沿脐口1厘米处,沿脐作半圆形切口分高皮肤和皮下组织,显著腹直肌前鞘,疝环及疝囊,正中切开腹自线,游离疝囊,回纳疝内容物,在疝环处切除部分疝囊后,给予缝扎然后将两侧腹直肌鞘缘(即腹自线)间断缝合,最后缝合皮肤.
2016-02-25 00:10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经脐环脱出的疝称为脐疝。脐位于腹壁正中部,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这各腹壁最晚闭合的部位。同时,脐部缺少脂肪组织,使腹壁最外层的皮肤、筋膜与腹膜直接连在一起,成为全部腹壁最薄弱的部位,腹腔内容物容易于此部位突出形成脐疝。
2016-02-24 23:5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脐疝是经脐环脱出的疝。在胎儿出生前后,上述结构逐渐闭锁,脐环闭锁时形成脐凹陷。如果闭锁不全或延期闭锁,刚胎儿出生后出现畸形及形成.由脐环处突出的疝称为脐疝。临床上分为婴儿脐疝和成人脐疝两种。
2016-02-24 19:39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成人脐疝:多见于中年肥胖经产妇女,主要症状是脐部有半球形疝块,可回纳,常伴有消化不良,腹部不适和隐痛,由于疝环一般较小周围疤痕组织较坚韧,因此,较易发生嵌顿和绞窄,巨大的脐疝呈垂悬状。
2016-02-24 11:1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脐疝? 发生于脐部的腹外疝统称为脐疝(umbilal hemia),女性多于男性,成人中以肥胖者居多;新生儿比成年人多。婴儿脐疝多为易复性疝,常干哭闹、咳嗽、排便或排尿困难时于脐部出现圆形肿块,安静、平卧时可消失,很少发生嵌顿,用手指可清楚地扪及脐环的边缘,并有咳嗽冲击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