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中度肠上皮化生不是癌,但属于癌前病变,有恶变的可能。治疗方法包括去除病因、药物治疗、定期复查、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等。 1.去除病因:如积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若有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情况,需调整用药。 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胃黏膜保护剂如枸橼酸铋钾;抑酸药如奥美拉唑;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等。这些药物有助于改善胃部环境,缓解症状。 3.定期复查:一般建议每 6 个月至 1 年复查一次胃镜,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5.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总之,对于中度肠上皮化生,不必过于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调养,定期复查,以降低癌变的风险。
2025-01-26 20:4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你好建议你服用果胶铋胶囊,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ask5KS5V:谢谢
2016-02-25 04:0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通过病理学的研究,目前对肠上皮化生作了一系列的分类,按化生上皮功能来分肠上皮化生,可分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前者与小肠粘膜吸收细胞相似,有刷状缘,不分泌粘液,具有潘氏细胞、杯状细胞和吸收细胞,含蔗糖酶、海藻糖酶及亮氨酸基肽酶和碱性磷酸酶;而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刷状缘不明显,微绒毛发育不全,胞浆内有粘液分泌颗粒,含蔗糖酶,但氨基肽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低,无海藻糖酶。通过粘液组化染色把肠上皮化生分为小肠型化生(即完全性肠上皮化生)和结肠型化生(即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小肠型化生,其上皮分化好,是一种常见的粘膜病变,广泛见于各种良性胃病(57.8%),尤其多见于慢性胃炎,随着炎症的发展化生亦加重,故认为小肠型化生可能属于炎症反应的性质;而结肠型化生,其上皮分化差,在良性胃病中检出率很低(11.3%),但在肠型胃癌旁粘膜中检出率很高(88.2%),说明结肠型化生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一般结肠型化生发生的年龄较小肠型化生为晚,而且均位于较重的小肠化生灶中。两型化生可混合存在,因此结肠型化生可能是在小肠型化生逐渐加重的基础上发生的。
2016-02-24 21:0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