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小肠间质瘤术后有一定的复发风险,治疗方法多样,包括手术、药物治疗、靶向治疗等。复发风险受肿瘤大小、核分裂象、基因突变等因素影响。 1.肿瘤大小:肿瘤越大,术后复发风险相对越高。 2.核分裂象:核分裂象多,复发可能性增大。 3.基因突变:不同基因突变类型,复发风险不同。 4.手术切除程度:完整切除肿瘤能降低复发率。 5.术后辅助治疗:如使用伊马替尼等靶向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可减少复发。 6.定期复查: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 总之,小肠间质瘤患者术后应遵循医生建议,积极治疗并定期复查,以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2025-01-26 17:29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复发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只要在平时多多注意,主要是在饮食上多多注意,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注意适当的进行改善,慢慢的进行调整。另外注意自己的情致,保持情致舒畅,不要把这放在心上,平时注意自己的饮食等生活习惯,应该是没有大的问题的。
2016-02-25 15:4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病情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的概念最早由Mazur和Clark在1983年提出,以区分一组既不是平滑肌来源也不是神经源性的消化道肿瘤。将GIST定义为包括生物学行为与起源不明的全部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1998年,Kindblon等研究表明,GIST与胃肠道肌间神经丛周围的Cajal细胞相似,均有c-kit基因、CD117、CD34表达阳性。ICC为胃肠起搏细胞,因此,有人又将其称之为胃肠道起搏细胞肿瘤(GastrointestinalPacemakerCellTumor,GIPACT)。但GIST可发生于胃肠道外,如大网膜、肠系膜等,且GIST瘤细胞无ICC功能,因此目前也有认为GIST可能不是起源于ICC,而是起源于与ICC同源的前体细胞(间叶干细胞),这也可解释部分瘤细胞中有灶性肌源性标记表达。目前小肠间质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而手术治疗目前是唯一有治愈可能的治疗手段。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小肠间质瘤的首次治疗非常重要,假如采取合理的首次治疗,疗效将会明显的提高。小肠间质瘤治疗方案主要是以手术为主。手术方式根据不同部位不同肿瘤分级等因素来定,原则同治疗其他实体瘤一致,仍是完整切除肿瘤及其转移或浸润的组织。
2016-02-25 02:4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目前小肠间质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而手术治疗目前是唯一有治愈可能的治疗手段。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小肠间质瘤的首次治疗非常重要,假如采取合理的首次治疗,疗效将会明显的提高。小肠间质瘤治疗方案主要是以手术为主。手术方式根据不同部位不同肿瘤分级等因素来定,原则同治疗其他实体瘤一致,仍是完整切除肿瘤及其转移或浸润的组织。
2016-02-25 02:42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病情分析:复发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只要在平时多多注意,主要是在饮食上多多注意,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注意适当的进行改善,慢慢的进行调整。另外注意自己的情致保持情致舒畅,不要把这放在心上,平时注意自己的饮食等生活习惯,应该是没有大的问题的。
2016-02-24 1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