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老人睡眠时出现类似休克症状,原因何在?
我父亲,72岁,在睡眠时休克---急!求助!我父亲今年72岁,在睡觉时休克。身体健康状况还可以。症状:在睡觉时休克。只在睡觉时发作,发作时他的感觉是大脑还有点模糊意识,但全身不受支配。在我们看来是上下排牙齿不停的咬,同时不停的发出哼哼的声音。应付办法:需要不挺的拽他的耳朵垂,并且使劲喊他的名字才能使他清醒过来。这种症状已有20多年了,原来是两三年偶尔发作一次,只不过最近发作比以往频繁,几个月一次,具体什么时候发作没有规律性。因现在较以往相对频繁,20年来他一直有瞌睡病,有时骑着自行车都打瞌睡,困劲一旦上来再重要的事情他都能打瞌睡,但是一旦去床上睡又睡不着。年轻时操心过多。不知休克与上述的瞌睡病有没有关系。另外他的血压也不高,还稍微有点低。已经做了脑电图,脑电图正常。但脑CT没做。因近来发作较以往相对频繁,怕万一发作喊不过来耽误大事。现在想彻底治疗。麻烦问一下:1)您判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休克?2)准确的病因通过做脑CT能做出来吗?3)吃什么药物最好。你说的休克是昏迷或嗜睡吧?意识障碍的原因很多,脑干上行网状纤维和大脑皮质为掌管意识的两种结构。CT可以发现脑出血和占位性病变。不知你爸以前颅部受过伤,发作时除了咬肌紧张外,有无肢体抽搐。有没有肢体感觉或运动障碍。有无精神和行为上的异常?有没有肝炎的病史?吃肉后能不能加重这种情况的发生?双手向前平举有无震颤?过去有无诊治过其他疾病?由于不伴有其他神经症状体征,因此脑部病变的可能性较小,应重点检查内内分泌因素。要做的是腰穿检测下丘脑分泌素含量。因为下丘脑分泌素含量下降,直接导致嗜睡。另外,体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如儿茶酚胺减少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如伽马氨基羟丁酸和乙酰胆碱增多,亦可至嗜睡。儿茶酚胺下降还可致低血压,因此查下血液儿茶酚胺的浓度还是有必要的。不知睡眠时间持续多久?发作性睡眠和特殊类型的癫痫这两种病不能排除。祝健康。ASPRINN:您好!发作时除了上下牙齿不停的咬外,肢体无抽搐,其有意识,拽他的耳朵垂他知道,但肢体行动不受脑体的支配。没有精神和行为上的异常,没有肝炎的病史,双手向前平举没有震颤,也没有其他疾病!望多给予诊断分析!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72岁老人睡眠时出现意识模糊、肢体不受支配等症状,可能与内分泌失调、脑部病变、神经递质异常、睡眠障碍、心血管问题等有关。 1.内分泌失调:下丘脑分泌素含量下降可能导致嗜睡,影响睡眠质量和意识状态。 2.脑部病变:虽然脑电图正常,但仍不能完全排除脑部的潜在问题,如脑血管疾病、脑萎缩等。 3.神经递质异常:体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如儿茶酚胺减少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增多,可能引发嗜睡和低血压。 4.睡眠障碍:发作性睡眠或特殊类型的癫痫等睡眠障碍疾病也可能导致这种情况。 5.心血管问题:血压稍低可能影响脑部供血,进而影响意识和肢体控制。 6.精神心理因素:长期操心、精神压力大可能影响睡眠和神经调节。 鉴于症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建议老人尽快到正规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如脑 CT、血液检测、睡眠监测等,以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时,家人要密切关注老人的状况,避免发生意外。
2025-01-26 13:4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你说的休克是昏迷或嗜睡吧?意识障碍的原因很多,脑干上行网状纤维和大脑皮质为掌管意识的两种结构。CT可以发现脑出血和占位性病变。不知你爸以前颅部受过伤,发作时除了咬肌紧张外,有无肢体抽搐。有没有肢体感觉或运动障碍。有无精神和行为上的异常?有没有肝炎的病史?吃肉后能不能加重这种情况的发生?双手向前平举有无震颤?过去有无诊治过其他疾病?由于不伴有其他神经症状体征,因此脑部病变的可能性较小,应重点检查内内分泌因素。要做的是腰穿检测下丘脑分泌素含量。因为下丘脑分泌素含量下降,直接导致嗜睡。另外,体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如儿茶酚胺减少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如伽马氨基羟丁酸和乙酰胆碱增多,亦可至嗜睡。儿茶酚胺下降还可致低血压,因此查下血液儿茶酚胺的浓度还是有必要的。不知睡眠时间持续多久?发作性睡眠和特殊类型的癫痫这两种病不能排除。祝健康。
2016-02-25 15:09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属于神经衰弱范畴,为浊气蒙蔽神明出入之路所致,当暄散浊气,能立见成效,而愈之..靳士华
2016-02-25 12:51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意识障碍? 意识(consciousness)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自身状况以及它们相互联系的确认,即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意识障碍医学的定又是指由各种疾病引起个体对客观环境和自身的认识发生障碍,是各种心理过程受累。是脑和脑干功能活动的抑制状态,脑和脑干功能活动的不同抑制程度决定了不同的意识障碍水平。表现为累及到感知觉的清晰度和正确性,累及铭记和回忆,累及思维的连贯性和理解判断能力,累及情感和定向行为等;出现定向障碍(周围和自我),感知歪曲,言语思维改变或紊乱,注意不集中,记忆、智能不能或紊乱,情绪行为不稳性运动性紊乱性兴奋抑制,醒后往往有部分或完全遗忘。病因有功能性和器质性,以器质性(包括躯体疾病所致)意识障碍更为常见。将它归为神经精神病学坤经心理症状之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