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抢救后异常,会是脑瘫吗能治好吗
孩子生下来得时候不会哭抢救了二十多分钟才救活了,出院之后发现他不会吃东西,过几天才会,现在六个月了和正常小孩子不一样,手脚不协调,不会坐着,头立不起来,还和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孩子奶奶说有可能是脑瘫,不知道孩子这样能不能治好啊?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孩子出生时有异常抢救史,目前发育明显落后,可能是脑瘫,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导致。脑瘫的诊断需要综合评估,治疗效果因病情轻重、治疗时机和方法等而异。脑瘫常见病因包括早产、缺氧缺血、感染、遗传等。治疗方法包括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病因: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脑发育不成熟,易导致脑瘫。 2.缺氧缺血:分娩时胎儿窒息、缺氧,影响脑部供血和氧供。 3.感染:宫内感染、出生后严重感染,可损伤脑组织。 4.遗传:某些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可能引发。 5.治疗方法:康复训练如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能改善运动功能;药物如神经节苷脂、脑蛋白水解物、甲钴胺等,有助于神经修复;严重者可考虑手术矫正肢体畸形。 孩子目前的情况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明确诊断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早诊断、早治疗,能提高康复的机会。
2025-01-27 00:29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您好!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小儿脑瘫最有效的方法就干细胞移植,报刊上也有采用干细胞移植疗法治好小儿脑瘫的例子,小儿脑瘫的治疗关键在于早。建议您到像河南省总队医院细胞治疗中心这样的三级甲等大型医院就诊,这样的公立医院对患者来讲会有更好的保障。所有疾病的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不要拖延病情,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段从而导致一辈子的遗憾。温馨提醒:每个患者的病情和病历不尽相同,所以百度搜索一下,不如咨询一下,如果您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左下角的专家图片,直接咨询我们的在线医生祝:早治疗,早康复。
2016-02-25 18:2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1、脑瘫治疗最好要3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脑瘫治疗最佳时期是6个月之前,正常化的比例也最高.其次是1岁之前,再次是3岁以前.3岁以后,血脑屏障形成,药物很难作用于脑部,所以,治疗效果大大减少,你的孩子现在已经2岁多,需要抓紧时间了.2、脑瘫治疗的方法:现在主要的治疗方法分几种,单纯康复训练,手术,中医治疗配合康复训练,还有细胞移植.从治疗方法来看,所有的治疗方法,都需要康复训练的配合.从效果看,最好的是中医配合康复训练的综合疗法.
2016-02-25 05:4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就目前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各种治疗方法各有千秋,但是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小儿脑瘫最有效的方法,报刊上也有采用干细胞移植疗法治好小儿脑瘫的例子,小儿脑瘫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所以建议患者到三级甲等大型医院就行就诊。温馨提醒:每个患者的病情和病历不尽相同,所以百度搜索一下,不如咨询一下,如果您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左下角的专家图片,直接咨询我们的在线医生祝:早治疗,早康复。
2016-02-25 04:41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孩子是小儿脑瘫,脑瘫发病多在出生前或婴儿期,病因有:产伤、新生儿核黄胆,脑缺氧;早产等。症状主要是肌张力增强,外展困难,重者可见肌肉强直、挛缩、关节保持屈曲姿势。轻者可见手的精细动作差,行走时脚后跟不能着地。此类患者多伴有语言发育及构音障碍以及斜视,约1/3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抽搐及智力障碍。脑瘫会造成运动发育迟缓。出生3个月后仍不活跃,不好动,俯卧时手足无爬行动作;婴儿出生4-6月后手仍紧张握。慌张步态、剪刀步态等。很多药物不能够直接透进血脑屏障,不能产生直接的药效作用,利用康复锻炼也只能提高脑瘫弱智儿童的模仿能力,改善部分运动能力。这些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中药龟-龙-脑-康可直接作用于脑细胞,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抗脑皮质缺氧、改善脑能量代谢、加速脑血液循环,有利于促进脑细胞生长发育,孩子说话,走路和智力有希望恢复正常水平。
2016-02-25 04:21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脑瘫?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小儿脑瘫,是一组在小儿早期即发病的非进行性症侯群,表现为非阵发性的中枢性随意肌功能受累,如肢体痉挛、姿势控制异常和不随意运动等,并可同时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和视觉障碍等。其发病率在我国尚无精确报道,围外报道为1.5‰~5‰活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