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偶发低血糖伴反流性食道炎,现胃部不适如何诊断?
长期以来会偶发低血糖症状(饥饿感,四肢发软,手指发抖。吃个糖或进食症状消失),并有4年反流性食道炎。起因:半个月来经常酗酒至严重呕吐,且经常熬夜。症状:进食后3个小时左右开始有很重的饥饿感,且感觉胃部(感觉像是胃部和食道交接处)很不舒服有隐痛,然后就四肢发软,手指发抖,头有点晕,开始冒汗,面部苍白,持续4、5小时。单纯吃糖或滴注葡萄糖后症状没有减轻。有朋友建议吃个雷林替丁,吃后20分钟症状消失。最近连续半个月来都会在进食3小时左右发病,我只要进食就症状消失。我到医院后医生没做胃镜也没做钡透直接开了雷贝拉磋钠肠溶片、复方铝酸佖颗粒、盐酸伊托比利片这三种药,让我先吃一阵子再去找他。现在才吃药5天,可是我个人对于是否胃溃疡有很大疑问。因为我并没有胃部烧灼感也没有压痛。而且我只要在3消失左右进食就不会发病。请高手帮我诊断一下!谢谢!!!!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长期偶发低血糖症状,又有反流性食道炎,近期酗酒、熬夜后出现进食后 3 小时左右胃部隐痛、四肢发软等症状,对是否为胃溃疡存在疑问。可能的因素有饮食作息不规律、原有疾病影响、胃酸分泌异常、胃黏膜损伤、神经调节紊乱等。 1. 饮食作息不规律:长期酗酒、熬夜,会破坏胃肠道的正常节律,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胃部不适。 2. 原有疾病影响:反流性食道炎可能使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失调,胃酸反流,进而影响胃部。 3. 胃酸分泌异常:酗酒等不良习惯可能导致胃酸分泌过多,损伤胃黏膜。 4. 胃黏膜损伤:频繁呕吐、胃酸刺激等可能造成胃黏膜受损,引发胃部症状。 5. 神经调节紊乱: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影响自主神经对胃肠道的调节,导致功能异常。 综合来看,目前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建议先遵医嘱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同时调整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避免酗酒。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复诊,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如胃镜等,以明确诊断。
2025-01-26 19:2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你说的情况考虑是十二指肠溃疡。多数是在进食1-3小时后发病。而胃溃疡多数是在进食前胃痛,胃炎多数是在进食后就会出现刺激性的疼痛。建议可以按照医生给予的药物口服治疗。观察治疗。如果有不良反应或者是其他问题出现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2016-02-25 22:51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一般是在饥饿状态下发病,进食后很快缓解,估计存在十二指肠溃疡!建议最好查一下胃镜,并且检查一下幽门螺旋杆菌,同时要戒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规律进餐!
2016-02-25 14:2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低血糖症? 低血糖(hypoglycemia)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组综合征。由任何原因引起的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低均称为低血糖症。正常人血糖基本稳定在3.3~8.9mmol/L(60~160mg/dl)的范围内。低血糖的标准不易界定。在不同的个人(或甚至是同一个人的不同临床阶段)都不相同。所以,应该以更具有生理意义的Whipple’s三联征来定义才合理:①具有低血糖相关的症状;②当时血糖值较低;③以上症状在血糖值同升后会消失。多数低血糖症发生在糖尿病患者,并与药物相关。非药物相关低血糖症中最常见的是原因不明的功能性低血糖症,其次为胰岛细胞瘤和其他内分泌疾病所致的低血糖症,肝源性或恶性肿瘤所致的低血糖症也不少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