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焦虑症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心理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性格特点等。 1.心理因素:思想的反复波动,如从好到坏再到好转的过程,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增加焦虑发生的风险。 2.神经生物学因素: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失衡,如血清素、多巴胺等,会影响情绪调节,引发焦虑症。 3.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焦虑症患者,其亲属患病的概率相对较高。 4.社会环境因素:长期处于高压、紧张的生活环境,如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等,易诱发焦虑。 5.个人性格特点:性格敏感、内向、追求完美的人,在面对问题时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总之,焦虑症的成因复杂,综合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旦确诊,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改善症状,同时注意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2025-02-05 04:59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您在想事情之后是否还会出现非常焦虑症的症状,这种情况发生之后会严重影响您的日常生活,所以建议您除了专业的治疗外,还应该按照下面的方法进行自我护理。 1、自我放松练习: 在烦躁不安时,先让自己坐下来。紧握拳头,并绷紧胳膊,体验上肢的紧张感觉,然后忽然把拳放开,体会手臂的沉重、无力、放松。反复做几次,你身体的放松会带动精神的放松。 2、变换环境: 多听一些舒缓流畅的音乐;去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亲近大自然,培养琴棋书画的爱好,可陶冶性情。 3、寻求帮助: 寻求社会支持,有了烦恼可与家人、朋友商量,也可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医生。 4、改变对生活事件、挫折、压力的看法: 应该认识到压力并不全都是坏的,把它当作一个使自己能力提高的机会。同时对自己的期望不可过高,制订的目标可比自己的能力稍高一点儿,“去摘你跳一下就能拿到的果子”。 5、体育运动: 肢体活动有利于缓解焦虑,对那些平时容易急躁的人,应多参加慢跑、打太极拳、下棋、游泳等运动,可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稳定情绪。 6、努力完成应做的事: 做应当做的事,不能任由情绪支配;不要因心情不好而逃避生活。硬着头皮做下去,你会发现事情没有预想的那么糟。
2016-02-26 01:2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