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小弯高一中分化腺癌的病理结果属何期?
病理诊断,胃小弯高一中分化腺癌,侵至浆膜,(上下切端)及大网膜(-)。小弯侧淋巴结1/2(+),大弯侧淋巴结14个(-)。第八组淋巴结4个(—),(第一,七,八,九组)淋巴结1/4(+)。请问属于什么期?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胃小弯高一中分化腺癌,根据提供的病理结果,其分期需要综合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多方面因素来判断。通常,肿瘤侵至浆膜、小弯侧淋巴结转移等情况提示病情可能处于进展期,具体分期还需进一步评估。 1. 肿瘤浸润深度:肿瘤侵至浆膜,表明肿瘤已突破胃壁的深层组织,这是判断分期的重要依据之一。 2. 淋巴结转移:小弯侧淋巴结 1/2(+),第一、七、八、九组淋巴结 1/4(+),说明存在部分淋巴结转移,这会影响分期。 3. 上下切端及大网膜情况:上下切端及大网膜(-),意味着手术切除的边缘没有肿瘤细胞,这是相对较好的情况。 4. 分化程度:高一中分化腺癌,相对低分化腺癌来说,恶性程度可能稍低,但仍需密切关注。 5. 其他因素: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有无远处转移等也会对分期产生影响。 综合这些因素,该患者的胃癌可能处于中晚期,但确切分期还需结合更多检查和临床表现来确定。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2025-02-05 12:13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这种情况早期,积极手术治疗,术后化疗。。
2016-02-26 10:1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你好,根据病理诊断判断应该属于胃癌晚期,扩散至浆膜和大网膜,淋巴也有不同程度的转移,要想治愈已经是比较困难的了,建议通过中药保守治疗,以保证癌细胞不再继续扩散,以延长寿命。晚期患者建议还是以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一些并发症为主,可以试着服用硒维康口嚼片能够减少癌症晚期患者的疼痛、抵抗力差等不良症状,保证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也祝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2016-02-26 09:0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胃癌的分期有四个时期:I期:指无淋巴结转移的表浅型胃癌,或肿瘤虽已侵及肌层但不超过一个分区1/2者;Ⅱ期:指有第一站淋巴结转移的表浅癌、T2和T3癌,没有淋巴结转移的T3癌也属此期;Ⅲ期:指有第二站淋巴结转移的各种大小肿瘤,或仅有第一站淋巴结转移甚或无淋巴结转移的肿瘤大小已超过一个分区者;Ⅳ期:凡伴有第三站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不论肿瘤大小,均属此期。目前治疗胃癌比较常用的方法是手术、化疗和中药治疗,最新研究表明,现代中药人参皂苷Rh2辅助化疗治疗胃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16-02-26 08:39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你好,胃癌的分期如下:0期:这一时期是胃癌肿瘤才浸润至粘膜层,但未累及粘膜固有层,但无局部淋巴结转移。IA期:该时期胃癌的肿瘤已慢慢浸润至粘膜或粘膜下层,但仍无局部淋巴结转移。IB期:这一时期胃癌的肿瘤已浸润至粘膜或粘膜下层,并伴有距原发灶3cm以内淋巴结转移;在临床研究上显示,整理或肿瘤已浸润至肌层或浆膜下,但尚无局部淋巴结转移者。II期:这一时期的胃癌肿瘤浸润至粘膜或粘膜下层,但已有距原发灶3cm以外局部淋巴结转移者;有的肿瘤已浸润肌层、浆膜下层,但仅有距原发灶3cm以内淋巴结转移;还有的肿瘤已穿透浆膜层,但尚无淋巴结转移。IIIA期:这一时期的胃癌肿瘤已浸润肌层或浆膜下,并有距原发灶3cm以外淋巴结转移;还有的肿瘤已穿透浆膜外,但仅有3cm以内淋巴结转移;甚或肿瘤已侵及邻近组织、器官,但尚无淋巴结转移。IIIB期:这一时期的胃癌肿瘤已穿透浆膜层并有3cm以外的淋巴结转移;有的肿瘤已累及邻近组织器官,但有3cm以内淋巴结转移。IV期:这一时期是胃癌病情的最重时期,胃癌的肿瘤已累及邻近组织、器官,并有距原发灶3cm以外淋巴结转移;有的肿瘤已发生了较远的转移。不管在胃癌的哪一期都能用5A肿瘤生物治疗来控制住患者的病情。
2016-02-26 07:5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胃癌? 胃癌(gastric cancer)是胃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世界上胃癌发病率约17. 6/10万,据统计占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在全身癌肿中占第三位。男性居多,男女患者比例为2~3:1。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据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的统计,42%的胃癌患者在我国,其原因可能与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等因素有关。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现年轻化倾向。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其中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大弯、胃小弯及前后壁均可受累。绝大多数胃癌属于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或出现上腹不适、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常与胃炎、胃溃疡等胃慢性疾病症状相似,易被忽略,因此,目前我国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仍较低。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有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