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甲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的传播途径有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苍蝇等媒介传播和输血及血制品传播等。 1.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与甲肝患者密切接触,如共用餐具、水杯、毛巾等,可能因接触被污染的物品而感染。 2.水源传播:饮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水,容易引发甲肝的传播。 3.食物传播:食用了被甲肝病毒污染的食物,如未煮熟的毛蚶等贝类海鲜。 4.苍蝇等媒介传播:苍蝇携带甲肝病毒污染食物,可造成传播。 5.输血及血制品传播:虽然较为少见,但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发生。 了解甲肝的传播途径对于预防甲肝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以降低感染甲肝的风险。
2025-02-05 04:48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肝病毒(HA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经粪口传播途径感染,即由病人的潜伏期或急性期粪便,血液中的甲肝病毒污染水源,食物,用具及生活密切接触经口进入胃肠道而传播.甲肝病毒对各种外界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而能长期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通过各种污染物品(手,日常用品,衣物,被单等)以及水和食物传播,也可经苍蝇携带而传播.
2016-02-27 00:4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主要是经粪口传播途径感染,即由病人的潜伏期或急性期粪便,血液中的甲肝病毒污染水源,食物,用具及生活密切接触经口进入胃肠道而传播.甲肝病毒对各种外界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而能长期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通过各种污染物品(手,日常用品,衣物,被单等)以及水和食物传播,也可经苍蝇携带而传播. 治疗原则以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疲劳和使用损肝药物.
2016-02-26 23:3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您好!甲型肝炎主要是经由不洁饮食以及喝生水等途径而感染的,其病毒主要以人体,猕猴,人猿等灵长类动物为宿主,潜伏期大约为2-6星期:在感染一个星期内,还可以在粪便中找到病毒的颗粒;而受感染个体就好像得了一场感冒似的,某些个体可能出现高烧,或者食欲不振,全身倦怠等非特异性的症状;少数可能出现茶色尿或被告知有黄疸的现象.事实上,大部分受感染个体在临床上是没有症状的.甲型肝炎主要发生在公共卫生环境较差的发展中国家,如泰国,缅甸,尼泊尔等东南亚地区;在台湾地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在15岁以上的人口群中,感染甲型肝炎的感染率已逐年降低;由数据显示出,台湾地区的公共卫生环境在近几年来,已有很大的改进;也就是说甲型肝炎的感染率已较以往降低,而大部分的个体也不具有甲型肝炎病毒的抗体.因此,假若一旦发生区域性的流行,而没有适当的防范,则易变成暴发性的传染病.所幸感染到甲型肝炎病毒的个体,通常在4-8个星期左右,肝机能都会回复正常,很少会发生暴发性肝炎,而感染个体都能产生相对应的抗体.虽然如此,我们尚需注意环境卫生,尤其是个人的卫生习惯,如不喝生水,不生食,尤其是海产类食物,如蛤蜊等,以免造成甲型肝炎的感染.
2016-02-26 16:42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甲肝主要是经由不洁饮食以及喝生水等途径而感染的,甲肝病毒主要以人体,猕猴,人猿等灵长类动物为宿主,潜伏期大约为2-6星期:在感染一个星期内,还可以在粪便中找到病毒的颗粒;而受感染个体就好像得了一场感冒似的,某些个体可能出现高烧,或者食欲不振,全身倦怠等非特异性的症状;少数可能出现茶色尿或被告知有黄疸的现象.甲肝病毒通常由粪便排出体外,故粪-口途径是甲肝传播的主要途径.在潜伏期的后两周(潜伏期指从感染甲肝病毒到症状出现前的一段时间)到和出现症状的前两周是病毒排泄的高峰,处在这个时期的不管是显性病例,还是隐性病例,他们的粪便如果未经过很好的处理,就会污染周围环境,食物,水源或健康人的手.
2016-02-26 12:1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甲型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或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HAV属于微小RNA病毒科(Picoraviridae),其感染仅引起急性病毒性肝炎,无慢性肝炎表现。甲型肝炎传染源通常是急性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较多,尤其以儿童多见。近年来青壮年发病率上升。可散发流行,水源或食物污染可造成暴发流行。粪-口途径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患者多因食用或饮用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尤其以食用被污染的海产品最为常见。人类对甲型肝炎普遍易感,在所有急性病毒性肝炎中,甲型肝炎占30%~50%,以学龄及学龄前儿童多发,5~14岁发病率最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