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是什么及相关症状表现
什么是心肌缺血?病史:无内心情急噪难忍,一天有几次或多次,发病时肚脐眼中上部位置有坠感,全身发嘛手脚冰凉,时间大概要一两分钟,发病完后全身无力?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心肌缺血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氧等供应减少的一种病理状态。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悸、乏力等。其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心肌耗氧量增加等因素有关。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这是心肌缺血最常见的原因。动脉壁内脂质沉积,形成斑块,使血管狭窄,影响血流。 2.血管痉挛:血管平滑肌异常收缩,导致血管一过性狭窄,引起心肌缺血。 3.心肌耗氧量增加: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时,心脏负荷增大,需氧量增加,若供血不能相应增加,可引发心肌缺血。 4.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液黏稠可减慢血流速度,减少心肌供血。 5.炎症和免疫反应:冠状动脉发生炎症或免疫损伤,影响血管功能。 总之,心肌缺血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美托洛尔等)、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以改善心肌供血,预防病情进展。
2025-02-05 01:3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心脏的供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存在着波动,但这种波动经过机体自身调节,促使血液供需相对恒定,保证心脏正常工作.如果任何一种原因引起心肌缺血,经机体调节不能满足心脏工作需要,这就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心肌缺血.
2016-02-26 22:50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心肌炎导致的心肌缺血是非常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临床表现有心慌、乏力、胸闷胸痛,气短等等。心电图主要提示T波、ST-T改变,心脏超声往往提示心肌舒缩功能明显减退。心肌炎导致的心肌缺血是较为严重病情,应抓紧治疗纠正。 心肌炎引起的心肌缺血病理改变主要是因心脏小冠状动脉病变,病毒感染后心肌细胞炎性病变,累及心肌细胞间质,细胞间质毛细血管痉挛、血管内膜损伤。
2016-02-26 15: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