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血液梅毒是传染病,由梅毒螺旋体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感染后会对多系统造成损害,需及时诊断和治疗,治疗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等。 1.传播途径:性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其次是血液传播,如共用注射器、输入污染血液等,母婴传播可通过胎盘或产道传给胎儿。 2.症状表现:一期梅毒表现为硬下疳,二期梅毒出现梅毒疹,三期梅毒可侵犯心血管、神经等系统。 3.诊断方法:包括暗视野显微镜检查、血清学试验等。 4.治疗药物:常用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等青霉素类药物,多西环素、四环素等四环素类药物,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 5.预防措施:避免不洁性行为,使用安全套,不共用注射器,孕妇做好产前检查。 总之,血液梅毒危害较大,但早期诊断并规范治疗,多数患者可治愈。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嘱治疗,并注意预防传播。
2025-02-05 10:5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你好,你说的血液梅毒是属于传染病,这种病是主要通过性交及血液传播的。
2016-02-27 05:5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病情分析:血液梅毒是传染病,需要重点关注。在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2016-02-27 03:31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乙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