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肝内胆管结石是胆管结石的一种类型,其形成与胆道感染、胆汁淤积、胆管解剖异常等有关。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症状,但效果有限。常用药物有熊去氧胆酸胶囊、消炎利胆片、胆宁片等。 1. 药物作用机制:熊去氧胆酸胶囊可增加胆汁酸分泌,促进结石溶解;消炎利胆片能清热、祛湿、利胆;胆宁片有疏肝利胆、清热通下的作用。 2. 适用情况:对于较小、无症状的结石,药物治疗可能有助于控制病情。 3. 局限性:对于较大或引起严重症状的结石,单纯药物难以根治。 4. 治疗配合:药物治疗常需配合饮食调整,如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5. 注意事项: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观察结石变化,若病情加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需综合考虑结石大小、症状等因素,药物治疗是一种辅助手段,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2025-02-05 16:52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肝内胆管结石是一个十分棘手胆道疾病,由于结石生长的位置比较特殊,开腹手术风险较大。药物溶石的历史很久远,如果坚持服药一年,病人的结石可完全消失。但是一旦停药,大多数病人的胆石又会重新出现,使以前的努力付诸东流。因此此法只适宜用于少数症状很重、体质状况又不容许做手术的病人。大量临床证明,药物治疗只能作为一个辅助治疗的手段,单独治疗疾病,是起不到本质效果的
2016-02-28 17:4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