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中暑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而导致的疾病。预防中暑可通过改善环境、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合理饮食、穿着透气衣物及使用药物等方式。常见的预防中暑药物有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人丹、清凉油、风油精等。 1.藿香正气水: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能缓解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等症状。但酒精过敏者慎用。 2.十滴水:有健胃、祛暑的功效。适用于因中暑而引起的头晕、恶心、胃肠不适等。 3.人丹:具有清热解暑、避秽止呕之效。能有效预防中暑。 4.清凉油:有清凉散热、醒脑提神、止痒止痛的作用。可涂抹在太阳穴等部位预防中暑。 5.风油精:能清凉、止痛、驱风、止痒。可用于预防中暑引起的不适。 预防中暑不能单纯依赖药物,还需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同时,使用预防中暑的药物应遵循药品说明书,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2025-02-07 01:0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烈日炎炎,连日高温天气,老人、儿童、孕妇更需预防中暑。如果在阳光下曝晒太久,或长时间在高热的环境中工作,或室内过于闷热,都可能引起中暑。年老、体弱、患有慢性病或过度疲劳的人,更易发生中暑。 专家提醒:在高温天气下,发生中暑和复发慢性老年病的可能性是平时的数倍。因此,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等,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阳光照射最强烈的时间段外出活动。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症状主要表现为:1)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2)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3)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症状表现为:1)体温往往在38℃以上;2)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3)如处理及时,常可在数小时内恢复。 专家提醒,若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1)应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解开衣扣、平卧休息。2)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有条件可用30%酒精擦身降温,还可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3)喝一些淡盐水或清凉饮料。清醒者也可服人丹、绿豆汤,或服用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4)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并及时送医院治疗。 科学选择有效的防暑降温方法,以防中暑等疾病的发生。 首先应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因为当人自觉口渴时,身体已经是缺水状态了。所以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一定要定时补充水分,每天在清晨起床后、上午10点左右、下午3-4点、晚上就寝前这四个“最佳饮水时间”要饮用1~2杯白开水,当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以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其次,保持充足睡眠很重要。因为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保持充足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 另外,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睡眠,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再者,饮食应要经常补充营养,以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不能多吃冷饮,也不能用啤酒和饮料解暑,应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2016-02-28 19:5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1,注意防晒,尽量不要在烈日下做事2,注意保护,可以多饮水,绿豆汤,或淡盐水3,注意备一点防暑的药物,如霍香正气水等
2016-02-28 17:3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平时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以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来预防中暑。忌辛辣和油腻的食物,多吃含水份多的水果:橘子、西瓜、水蜜桃等。
2016-02-28 05:3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夏天,怎样可以有效地防止中暑呢?由于天气特热,应把防暑放上日程.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办法有几:1,防晒,可少在烈日下做事.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等,最好少外出活动。2,防护.补充营养,应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多饮水,绿豆汤,或淡盐水.3,防暑.确保睡眠,不要过度疲劳.可自备药物(如霍香正气水)等4,治疗.可及时将病人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希望接受
2016-02-28 03:3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