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肺炎愈后中耳炎相关问题如何解
患儿3月23日在一次肺炎治愈后2天晚突然剧烈耳痛,晨起发现耳道淡黄至粉色分泌物,入县人民医院就诊发现鼓膜和外耳道充血,诊断为中耳炎予林可霉素静滴、罗红霉素口服、双氧水清洗、氧氟沙星外滴治疗三天充血改善不明显,改用青钠、先锋V静滴,充血改善明显,再连续用药六天后于4月2日停全身用药,继外滴药。4月4日患儿又出现感冒症状,后诊断肺炎4月6日始用丁卡、糜蛋白酶雾化吸入至13日痊愈。其间8日和9日分别在县、市人民医院检查外耳道、鼓膜再次充血,予外滴氧氟沙星,13日检查发现充血有改善,14日检查充血又稍更明显。整个病程中患儿无发热,第一次发病时有耳痛,第二次无耳痛。曾测听力但因患儿太小未测到。患儿母亲也为医生,请教1、是为分泌性中耳炎还是外耳道炎?2、是否要考虑腺样体肥大。3、应该如何用药。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患儿肺炎治愈后出现中耳炎相关症状,涉及疾病诊断、腺样体肥大可能性及用药等问题。包括分泌性中耳炎与外耳道炎的鉴别、腺样体肥大的考量、合理用药方案、病情反复原因及后续处理。 1.诊断:分泌性中耳炎多由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中耳积液,一般耳痛不明显。外耳道炎主要是外耳道皮肤感染,常有耳痒、疼痛。根据患儿症状及检查,更倾向于中耳炎。 2.腺样体肥大:腺样体肥大可阻塞咽鼓管咽口,引发中耳炎。但需进一步检查,如鼻咽侧位片等明确。 3.用药:可选用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局部用药如苯酚甘油滴耳液。用药应遵循足量、足疗程原则。 4.病情反复:可能与感染未完全控制、患儿抵抗力低、再次感染等有关。 5.后续处理:继续观察症状,定期复查,保持耳部清洁,避免污水入耳。 总之,对于患儿的情况,需综合判断,密切观察,规范治疗,以促进康复。
2025-02-07 15:2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朋友你好,以目前的情况来分析,是中耳炎,中耳炎有两种,一种是化脓性中耳炎,多由感冒引起。初耳痛明显,呈胀痛,可有发热待到鼓膜穿孔流脓后,疼痛减轻。另一种称为非化脓性中耳炎。这种中耳炎不流脓,只是耳朵发闷,听力下降,或者有耳鸣。这是由于耳咽管的炎症引起中耳腔的压力变化而引起的。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是:有条件的进行脓液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用抗菌素,或口服或注射。耳朵局部:如果脓液量大且稠厚的话,用双氧水进行清洗,然后用敏感的抗菌素滴耳液滴耳。如果是非化脓性中耳炎,那主要是要减轻耳咽管的水肿,滴鼻液、消肿药等应用,并适当地使用抗菌素。
2016-02-29 17:11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你好,通过你对症状的描述,我们认为这可能是患了化脓性中耳炎了,还应继续抗菌消炎治疗。
2016-02-29 05:5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