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显示慢性胆囊炎及胆囊息肉病变如何应对
超声提示: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病变囊壁上见数多个较强回声后方不伴声影不随位移动其中较大者为1.5cm×1.2cm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息肉病变是常见的胆囊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饮食、炎症、胆囊功能异常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定期复查、手术治疗等。 1. 病因: 饮食因素:长期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可能刺激胆囊。 感染因素:细菌感染可引发胆囊炎。 胆囊功能障碍:胆囊收缩和排空异常。 遗传因素:部分人存在遗传易感性。 代谢异常:如胆固醇代谢紊乱。 2. 症状: 右上腹疼痛,多为隐痛或胀痛。 消化不良,如恶心、呕吐、腹胀。 发热,炎症严重时可出现。 3. 诊断: 超声检查:可发现胆囊息肉大小、形态等。 血液检查:了解炎症指标。 胆囊功能测定:评估胆囊收缩能力。 4. 治疗: 药物治疗:可使用消炎利胆片、熊去氧胆酸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 定期复查:观察息肉变化。 手术治疗:息肉较大或症状严重时,可行胆囊切除术。 5. 预防: 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 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慢性胆囊炎伴胆囊息肉病变需要综合评估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注意预防。患者应遵循医生建议,定期复查。
2025-02-07 22:0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胆囊息肉是胆囊内长出的“瘤子”,危险在于:1.如果是真性息肉(相当于从胆囊内长出肿瘤),大于1.0cm的息肉有个别患者存在癌变;2.也存在慢性胆囊炎的可能。所以,有症状情况下建议手术切除,无症状时是否手术切除由您自行决定,但是,您必须每年最少复查1~2次,观察息肉的变化,当胆囊息肉大于1.0cm时一定要手术切除。
2016-02-29 18:22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这种情况考虑与胆囊息肉有关,先不必手术治疗,建议定期复查。
2016-02-29 14:0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往往在体检或其他目的的检查中发现或因其他疾病切除胆囊后发现,分为炎性息肉和胆固醇性息肉,多数无临床表现,如息肉较大,可出现右胁隐痛,或牵及右肩背,可伴有消化不良等类似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本病偶可发生息肉样原位癌。胆囊息肉的发病以中青年为主,30-50岁的人群占了总病人数的57.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