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出血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通常不能自愈。它会影响身体多个系统,包括免疫系统、泌尿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其症状严重,治疗复杂,一般需要专业的医疗干预。 1. 疾病原理: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病毒侵入人体后,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出血、水肿等症状。 2. 症状表现:患者常有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恶心、呕吐、低血压休克、少尿等症状。 3.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鼠类传播,如接触鼠类的排泄物、分泌物等。 4. 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如卧床休息、补充营养;抗病毒治疗,如使用利巴韦林等;对症治疗,如针对低血压休克进行补液、纠正酸中毒等。 5. 预防措施:做好防鼠灭鼠工作,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鼠类污染的物品。 总之,出血热病情严重,不能期望自愈。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接受专业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25-02-07 15:2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出血热的治疗重在发病早期 出血热病毒对人的危害涉及机体多种器官,病变可累及全身各系统,但是这种危害是渐进性的。倘若患病后尽早治疗,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尽早休息,即可抵御病毒的毒性作用,也可能减少机体的损耗,因此可明显增加康复的机会。早治疗的前提在于早发现。出血热病人发病早期的典型表现为突起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这种高热通常持续4—6天。由于病毒引起的神经中毒现象,病人会出现头痛、眼眶痛、腰痛,即“三痛”症;因病毒引起广泛的血管壁损伤,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病人还会出现颜面、颈、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俗称“三红”,很象“酒醉貌”,躯干及上肢皮肤出现条索状出血点,眼球结膜血。病人还常伴有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重症病人会出现咯血、呕血、便血、尿血等出血现象。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血小板下降,并有尿蛋白阳性、血尿、尿内出现膜状物等肾功能损害表现。
2016-03-01 12:1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现有抗病毒药物的疗效有待进一步证实。一般支持治疗;应卧床休息,就地隔离治疗。给高热量、适量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祝你健康。
2016-03-01 08:1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你好,出血热全称是流行性出血热,国际上统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由病毒所致的经鼠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建议,去医院住院治疗,控制好病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现有抗病毒药物的疗效有待进一步证实。一般支持治疗;应卧床休息,就地隔离治疗。给高热量、适量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液体疗法: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补液应以等渗液和盐液为主,常用的有平衡盐液和葡萄糖盐水等。以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恢复期病人血清治疗:如给早期病人注射恢复期患者的血清,可能有效。对症和并发症治疗:有明显出血者应输新鲜血,以提供大量正常功能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血小板数明显减少者,应输血小板;对合并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可用肝素等抗凝药物治疗。心功能不全者应用强心药物;肾性少尿者,可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限制入液量,应用利尿剂,保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必要时采取透析疗法;肝功能受损者可给予保肝治疗。重症病人可酌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016-03-01 05:0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