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严重程度因人而异。病情的轻重取决于病变范围、症状表现等。仅靠在医院挂水往往难以完全治愈,还需综合多种治疗方法。 1. 病情评估:支气管扩张的严重程度可通过症状(如咳嗽、咳痰量、咯血)、影像学检查(胸部 CT 显示的病变范围和程度)等来判断。 2. 治疗方法:包括控制感染(如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祛痰(氨溴索、溴己新)、止血(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等。 3. 生活调理:患者要戒烟,避免劳累和呼吸道感染,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4.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胸部 CT 等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5. 手术治疗:对于反复大咯血、病变局限且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总之,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生活中的调养,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2025-02-07 22:0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我也是个支气管扩张的患者,为了使我们能够更好的交流,我建了个群18288288,欢迎大家分享经验,共同战胜病魔
2016-03-01 22:4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和支气管阻塞使支气管壁损伤、管腔扩张所引起的疾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年,男性多于女性。本病多继发于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脓痰和反复咯血,病变的支气管粘膜有溃疡
2016-03-01 20:3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壁及其周围肺组织的炎症性破坏所造成。多因支气管阻塞及其远端发生感染,这两者常互为因果。引起支气管阻塞的原因有淋巴结肿大、异物、稠厚分泌物脓块、肿瘤等。有先天性支气管壁软骨支持组织发育缺陷的病人,更易发生感染和支气管扩张。解剖学上可将支气管扩张分为圆柱状和囊状扩张两种。前者病理改变较轻,后者管壁破坏多较严重。支气管扩张多发生在周围第三、四级支气管分支,下叶较上叶多见。炎症先损坏管壁纤毛柱状上皮,继而管壁弹力纤维、平滑肌、软骨等。组织破坏后逐渐为纤维组织所替代,支气管遂呈柱状或囊状扩大,成为感染分泌物瘀积的管柱或囊袋。有的支气管还可因炎症瘢痕及纤维化收缩而被闭塞,致肺不张。一般经过抗感染治疗可使支气管和肺部炎症改善,但不能逆转支气管扩张的病理改变。故切除病肺组织是治疗中度以上支气管扩张的有效方法。临床表现主要为咳痰、咯血,反复发作呼吸道和肺部感染。病人排痰量较多,呈黄绿色脓性粘液,甚至有恶臭。体位改变,尤其是清晨起床时可能诱发剧烈咳嗽、咳痰,这可能是由于扩张支气管内积存的脓液引流入近端气道,引起刺激所致。有时痰中带血或大量咯血。病程久者可能有贫血、营养不良或杵状指(趾)。支气管扩张的主要诊断方法是支气管造影,明确扩张所在的部位、范围和性状。一般分柱状、囊状和混合型三类。治疗1.手术适应证:一般情况较好,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均无异常者,可按下列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式。(1)病变局限于一段、一叶或多段者,可作肺段或肺叶切除术。(2)病变若侵犯一侧多叶甚至全肺,而对侧肺的功能良好者,可作多叶甚至一侧全肺切除术。(3)双侧病变,若一侧肺的肺段或肺叶病变显著,而另侧病变轻微,估计痰或血主要来自病重的一侧,可作单侧肺段或肺叶切除术。(4)双侧病变,若病变范围总肺容量不超过50,切除后不致严重影响呼吸功能者,可根据情况一期或分期作双侧手术。一般先进行病重的一侧。分期间隔时间至少半年。(5)双侧病变范围广泛,一般不宜作手术治疗。但若反复大咯血不止,积极内科治疗无效,能明确出血部位,可考虑切除出血的病肺以抢救生命。2.手术禁忌证(1)一般情况差、心、肺、肝、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2)病变范围广泛,切除病肺后可能严重影响呼吸功能者。(3)合并肺气肿、哮喘或肺原性心脏病者。3.术前准备(1)术前检查:除按大手术常规检查外,需作痰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支气管造影必须为近期所作,以决定手术范围和一期抑分期手术。但应待造影剂基本排净后才能进行手术。为了观察咯血来源,或明确有无肿瘤、异物等,必要时可考虑作支气管镜检查。心肺功能检查属重要检查项目。临床上一般可按活动能力、登楼高度及运动使心跳加速后的恢复时间等粗略估计心功能,再结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进行综合分析。呼吸功能可作肺通气功能,如肺活量、最大通气量、时间肺活量、血液气体分析等检查,了解肺功能和组织供氧情况。(2)控制感染和减少痰量:为了防止术中、术后并发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应在术前应用有效抗生素。尽可能将痰量控制在50ml/d以下。指导病人行体位引流及作抗生素超声雾化吸入,有利于提高排痰效果。咯血病人不宜作体位引流术。(3)支持疗法:由于病人耗损很大,常有营养不良,故宜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纠正贫血。对慢性感染灶,最好给予清除,以防诱发呼吸道感染。4.术后处理:在完全苏醒前和苏醒后6~12小时应有专人护理。24~48小时内应细致观察血压、脉搏、呼吸。详细记录胸液引流量、尿量和体温。特别注意胸膜腔引流管通畅情况、肺复张后的呼吸音和是否有缺氧现象。常规给予吸氧。头24小时内,胸膜腔引流液量一般约为500ml左右。如见大量血性液体流出,每小时超过10ml时,应警惕胸内出血。帮助改变体位和咳嗽排痰。早期雾化吸入抗生素和溶纤维蛋白酶,有助于痰的液化咳出。呼吸道内有分泌物不能排出时,可插鼻导管吸痰,防止肺不张。采用各种排痰方法均无效时,必要时可用纤维支气管镜吸引,甚至作气管切开吸痰。有严重呼吸功能不全时,可用呼吸机施行人工辅助呼吸。支气管扩张手术切除后,疗效多较满意。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者约占90左右。术后有残余症状者,多为残留病变,或因术后残腔处理不当,致剩留的肺叶或肺段支气管发生扭曲,致支气管扩张复发。在全身用药的基础上,可加用抗生素药物局部治疗。如用青霉素30万单位稀释在5~10ml生理盐水中,先作4普罗卡因,或2的普罗卡因局部麻醉,随后经鼻导管或环甲膜穿刺滴注抗生素至气管内,按脓肿部位取适当体位静卧1小时,每日1次。有条件时,可经纤支镜在X线透视下,将细支气管导管插入脓腔接近病灶的引流支气管,直接注入抗生素药液。体位引流有利于排痰,促进愈合,但对脓痰甚多,且体质虚弱的患者应作监护,以免大量脓痰涌出,无力咳出而致窒息。经积极内科治疗而脓腔不能闭合的慢性肺脓肿,并有反复感染或大咯血的患者,需考虑作手术切除;对支气管阻塞引流不畅的肺脓肿,尤应疑为癌肿阻塞,或有严重支气管扩张伴大咯血者亦需作手术治疗;对伴有脓胸、或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经抽脓液、冲洗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作肋间切开闭式引流。血播性肺脓肿,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另应结合血培养及细菌的药物敏感度进行对败血症的有关治疗。此外,还需积极处理肺外化脓性病灶。
2016-03-01 09:4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