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患运动神经元病,治疗方案不同,该咋办
我妈得了运动神经元病,在吉大医生说没有办法治,回家打针吃药。在中日医生说用穿刺治疗。怎么医生和医生说的不一样呀,我到底相信谁呀。补充问题1:(2009-07-3015:02:13)我用什么方式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呀,或者维持现状呀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病情阶段、症状表现、患者身体状况、医疗技术和医生经验等。 1. 病情阶段:早期病情较轻时,可能以药物治疗为主;病情严重时,可能需要更积极的治疗手段,如穿刺治疗。 2. 症状表现:不同症状的侧重可能导致治疗方案的差异。比如,肌肉无力明显时,治疗重点可能在改善肌肉功能;吞咽困难突出时,会更关注解决吞咽问题。 3. 患者身体状况:患者自身的健康状况、有无基础疾病等,会影响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4. 医疗技术:不同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不同,所能提供的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5. 医生经验:医生的个人经验和治疗偏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给出的治疗方案。 对于您母亲的情况,建议多与医生沟通,了解每种治疗方案的利弊,综合考虑后做出决策。同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以延缓病情进展。
2025-02-08 00:10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一、VitE和VitB族口服。二、ATP100mg,肌注,1/d;辅酶A100μ,肌注,1/d;胞二磷胆硷250mg,肌注,1/d,可间歇应用。三、针对肌肉痉挛可用安定2.5~5.0mg,口服,2-3次/d;氯苯氨丁酸(Baclofen)50~100mg/d,分次服。四、可试用于治疗本病的一些药物,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干扰素,卵磷脂,睾酮,半胱氨酸,免疫抑制剂以及血浆交换疗法等,但它们的疗效是否确实,尚难评估。五、患肢按摩,被动活动。六、蜂针疗法,利用蜜蜂尾针按穴位蜇刺能获得一定疗效。七、吞咽困难者,以鼻饲维持营养和水分的摄入。八、呼吸肌麻痹者,以呼吸机辅助呼吸。
2016-03-02 03:53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上运动神经元型: 表现为肢体无力、发紧、动作不灵。症状先从双下肢开始,以后波及双上肢,且以下肢为重。肢体力弱,肌张力增高,步履困难,呈痉挛性剪刀步态,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若病变累及双侧皮质脑干,则出现假性球麻痹症状,表现发音清、吞咽障碍,下颌反射亢进等。本症临床上较少见,多在成年后起病,一般进展甚为缓慢。一、VitE和VitB族口服。二、ATP100mg,肌注,1/d;辅酶A100μ,肌注,1/d;胞二磷胆硷250mg,肌注,1/d,可间歇应用。
2016-03-01 20:4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你好,运动神经元病目前还并不是太清楚具体的病因,也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是对症处理。
2016-03-01 18:46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你好!运动神经元病是以损害脊髓前角,桥延脑颅神经运动核和锥体束为主的一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一、VitE和VitB族口服。 二、ATP100mg,肌注,1/d;辅酶A100μ,肌注,1/d;胞二磷胆硷250mg,肌注,1/d,可间歇应用。 三、针对肌肉痉挛可用安定2.5~5.0mg,口服,2-3次/d;氯苯氨丁酸(Baclofen)50~100mg/d,分次服。 四、可试用于治疗本病的一些药物,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干扰素,卵磷脂,睾酮,半胱氨酸,免疫抑制剂以及血浆交换疗法等,但它们的疗效是否确实,尚难评估。 五、患肢按摩,被动活动。
2016-03-01 07:5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运动神经元病?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选择性侵犯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病变范围包括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后组运动神经元、皮质锥体细胞及锥体。临床特点为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的肌萎缩、肌无力和上运动神经元(锥体束)损害的体征并存临床上分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进行性延髓麻痹及原发性侧索硬化。感觉系统和括约肌功能一般不受影响。最常见的MND类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sclerosis,ALS)呈全球性分布,年发病率约2/10万,人群患病率(4~6)/10万同90%以上为散发病例。成人MND通常在30~60岁起病,男性多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