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老年人溶血性贫血的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促红细胞生成素、雄激素、其他对症治疗药物等。 1.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可抑制免疫反应,减轻溶血。 2.免疫抑制剂:像环孢素、硫唑嘌呤等,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依赖的患者。 3.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刺激骨髓造血,增加红细胞生成,如依普定。 4.雄激素:如丙酸睾酮,可促进红细胞生成。 5.其他对症治疗药物:如果贫血严重,可能需要输注红细胞改善症状;存在叶酸、维生素 B₁₂ 缺乏时,需补充相应营养素。 总之,老年人溶血性贫血的治疗药物选择需根据具体病情、患者身体状况等综合判断。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不可自行用药。
2025-02-09 19:3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1.病因治疗积极寻找病因治疗原发病最为重要 2.糖皮质激素为治疗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主要药物开始剂量要用足泼尼松1~1.5mg/(kg.d)分次口服约1周后红细胞迅即上升如治疗3周无效更换其他疗法红细胞恢复正常后维持治疗剂量1个月每周减少日服量10~15mg;待每天量达30mg每周或2两周再减少日服量5mg;至每天量仅15mg后每2周减少日服量2.5mg小剂量泼尼松(5~10mg)持续至少3~6个月82%患者可获早期全部或部分缓解但仅有13%~16%患者在撤除泼尼松后能获长期缓解如至少需泼尼松15mg/d才能维持血象缓解者应考虑改换其他疗法 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可能有:①作用于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抑制抗体产生;②改变抗体对红细胞膜上抗原的亲和力;③减少巨噬细胞上的IgM及C3受体或抑制这些受体与红细胞结合 3.脾切除脾是产生抗体的器官又是致敏红细胞的主要破坏场所切脾后即使红细胞仍被致敏但抗体对红细胞生命期的影响却减小根据316例切脾患者随访统计术后有效率为60%预测手术效果仍缺乏有效方法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或抗体为IgG型者切脾疗效可能较好术后复发病例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仍可有效
2016-03-02 23:21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治疗 1.病因治疗积极寻找病因治疗原发病最为重要 2.糖皮质激素为治疗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主要药物开始剂量要用足泼尼松1~1.5mg/(kg.d)分次口服约1周后红细胞迅即上升如治疗3周无效更换其他疗法红细胞恢复正常后维持治疗剂量1个月每周减少日服量10~15mg;待每天量达30mg每周或2两周再减少日服量5mg;至每天量仅15mg后每2周减少日服量2.5mg小剂量泼尼松(5~10mg)持续至少3~6个月82%患者可获早期全部或部分缓解但仅有13%~16%患者在撤除泼尼松后能获长期缓解如至少需泼尼松15mg/d才能维持血象缓解者应考虑改换其他疗法 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可能有:①作用于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抑制抗体产生;②改变抗体对红细胞膜上抗原的亲和力;③减少巨噬细胞上的IgM及C3受体或抑制这些受体与红细胞结合 3.脾切除脾是产生抗体的器官又是致敏红细胞的主要破坏场所切脾后即使红细胞仍被致敏但抗体对红细胞生命期的影响却减小根据316例切脾患者随访统计术后有效率为60%预测手术效果仍缺乏有效方法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或抗体为IgG型者切脾疗效可能较好术后复发病例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仍可有效 4.免疫抑制剂指征如下:①糖皮质激素和脾切除都不缓解者;②脾切除有禁忌;③泼尼松量需10mg/d才能维持缓解者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甲氨蝶呤丙卡巴肼(甲基苄肼)等均为常用免疫抑制剂每天剂量硫唑嘌呤为1.5~2mg/kg免疫抑制剂可与糖皮质激素同用待血象缓解后可先将糖皮质激素减量停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可用25mg隔天1次或每周2次维持总疗程约需半年在减量过程中如疾病复发可恢复至原来剂量;停用免疫抑制剂后患者又复发可重新用糖皮质激素任何1种免疫抑制剂试用4周如疗效不佳可稍加大剂量或改用其他制剂疗程中必须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5.其他疗法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环孢素或血浆置换术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作用不持久有待进一步观察
2016-03-02 17:53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