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肘部及左膝部疼痛难忍且骨质流失,如何治疗?
左右肘部及左膝部疼痛难忍,十年来日益加重,且经过拍片发现骨质流失较严重。补充问题1:(2010-09-3000:07:06)应用什么药物进行治疗较好,饮食有什么禁忌,可否作针灸 理疗等?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左右肘部及左膝部疼痛难忍且骨质流失,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骨质疏松、关节炎、劳损、创伤、内分泌疾病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饮食调整等。 1. 骨质疏松:可补充钙剂(如碳酸钙 D3 片)、维生素 D(如骨化三醇软胶囊)及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日常多晒太阳,适当运动。 2. 关节炎: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能缓解疼痛,严重时可能需关节腔注射药物(如玻璃酸钠)。 3. 劳损: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可进行热敷、按摩等物理治疗。 4. 创伤:根据创伤情况进行处理,如有骨折可能需复位固定。 5. 内分泌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需治疗原发病。 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采取针对性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加重病情。
2025-02-10 21:58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您好: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血管炎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故本病又称为类风湿病. (一)一般疗法发热关节肿痛,全身症状者应卧床休息,至症状基本消失为止.待病情改善两周后应逐渐增加活动,以免过久的卧床导致关节废用,甚至促进关节强直.饮食中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要充足,贫血显著者可予小量输血,如有慢性病灶如扁桃体炎等在病人健康情况允许下,尽早摘除. (二)药物治疗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用于初发或轻症病例,其作用机理主要抑制环氧化酶使前腺素生成受抑制而起作用,以达到消炎为止痛的效果.但不能阻止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的自然过程.本类药物因体内代谢途径不同,彼此间可发生相互作用不主张联合应用,并应注意个体化. ⑴水杨酸制剂:能抗风湿,抗炎,解热,止痛.剂量每日2~4g,如疗效不理想,可酌量增加剂量,有时每日需4~6克才能有效.一般在饭后服用或与制酸剂同用,亦可用肠溶片以减轻胃肠道刺激. ⑵吲哚美辛:系一种吲哚醋酸衍生物,具有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患者如不能耐受阿斯匹林可换用本药,常用剂量25mg每天2~3次,每日100mg以上时易产生副作用.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腹泻,胃溃疡,头痛,眩晕,精神抑郁等. ⑶丙酸衍生物:是一类可以代替阿斯匹林的药物,包括布洛芬,(ibuprofen)萘普生(naoproxen)和芬布芬(fenbufne)作用与阿斯匹林相类似,疗效相仿,消化道副作用小.常用剂量:布洛芬每天1.2~2.4g,分3~4次服,萘普生每次250mg,每日2次.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腹泻,消化性溃疡,胃肠道出血,头痛及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如易激惹等.(三)理疗采用ZZ-2锦兴牌紫外线治疗仪照射可治愈.目的在于用热疗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使肌肉松弛,达到消炎,去肿和镇痛作用,同时采用锻炼以保持和增进关节功能.理疗方法有下列数种:热水袋,热浴,蜡浴,红外线等.理疗后同时配已按摩,以改进局部循环,松弛肌肉痉挛. 锻炼的目的是保存关节的活动功能,加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在急性期症状缓解消退后,只要患者可以耐受,便要早期有规律地作主动或被动的关节锻炼活动. (四)外科治疗以往一直认为外科手术只适用于晚期畸形病例.目前对仅有1~2个关节受损较重,经水杨酸盐类治疗无效者可试用早期滑膜切除术.后期病变静止,关节有明显畸形病例可行截骨矫正术,关节强直或破坏可作关节成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负重关节可作关节融合术等.祝您早日康复!
2016-03-04 14:56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1)其突出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对称性的,多发性小关节炎,以手部指掌,腕,足趾等关节最常见. 2)早期呈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硬和畸形,并有骨和骨骼肌萎缩,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 3)从病理改变的角度来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到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腱),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因此病人除了有以上关节炎的表现外,还可有其他全身性表现,如发热,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皮下结节,心包炎,胸膜炎,周围神经病变,眼病变,动脉炎等. 4)病情和病程有个体差异,从短暂,轻微的少关节炎到急剧进行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肩,膝和足趾关节最为多见;颈椎,颞颌关节,胸锁和肩锁关节也可受累,并伴活动受限;髋关节受累少见.关节炎常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肿胀和压痛,晨僵常长达1小时以上.最为常见的关节畸形是腕和肘关节强直,掌指关节的半脱位,手指向尺侧偏斜和呈“天鹅颈”样及钮孔花样表现.重症患者关节呈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并因关节周围肌肉萎缩,痉挛失去关节功能,致使生活不能自理.除关节症状外,还可出现关节外或内脏损害,如类风湿结节,心,肺,肾,周围神经及眼等病变. 由此可知,所谓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并非只是关节发生了炎症病变,而是全身性的广泛性病变,对人体的危害性极大.1,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不可缺少的对症治疗药物,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控制病变进展.由于本类药物间无明显协同作用,且同时服用副作用大,因此不需同时服用. 2,慢作用抗风湿药:是一类治本的药物,可控制病情进展, 4,疾病晚期,关节畸形失去正常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时,需行外科手术治疗
2016-03-04 06:0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风湿性关节炎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见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病人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型的病人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若风湿活动影响心脏则可发生心肌炎甚至遗留心脏瓣膜病变风湿性关节炎不能根治,只有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至今尚无特效疗法,仍停留于对炎症及后遗症的治疗,采取综合治疗,多数患者均能得到一定的疗效,现行治疗的目的在于:①控制关节及其它组织的炎症缓解症状;②保持关节功能和防止畸形;③修复受损关节以减轻疼痛和恢复功能.
2016-03-04 03:1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血管炎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故本病又称为类风湿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从病理改变的角度来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到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键),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全身性表现除关节病变外,还有发热,疲乏无力,心包炎,皮下结节,胸膜炎,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变等.广义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除关节部位的炎症病变外,还包括全身的广泛性病变.1.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药方1-热邪迫络 肢体关节疼痛,痛处掀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遇暖加重,得冷则舒,痛不可触,筋脉拘急,不能屈伸,日轻夜重,口渴烦闷,舌质红,苔黄燥,脉数小滑.清热通络 石膏30克,知母10克,粳米10克,炙甘草10克,桑枝30克,丹参15克,络石藤20克,忍冬藤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 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忌食辛辣之品 热为阳邪,其性急迫,侵入人体经络关节之后,与人体气血相搏,导致气血郁滞,脉筋拘急,不能通痹.石膏偏清解,知母偏清润,二药清凉苦寒,以刹其火焰之势;粳米气寒,配知母养阴液;桑枝性平,络石藤苦寒,忍冬藤甘寒,三药合用能通络清热舒筋,利关节;白花蛇舌草苦寒,清热解毒;丹参苦,微寒,除烦凉血,补血活血;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全方清热毒通经络,热去络通,气血调畅,通则不痛. 2.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药方2-风热湿浸 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局部有灼热感,伴有发热,恶风,咽喉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 透表清热,化湿通络 麻黄5克,连翘15克,赤小豆30克,防风10克,桂枝5克,赤芍10克,忍冬藤30克,生姜3克,生甘草3克,羌活15克 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慎起居 风热湿邪侵入,湿热交阻,留注关节而发病.麻黄祛风,赤小豆利湿,连翘清热,三药相配伍,解表清热利湿;防风,羌活祛风发表,胜湿通痹,再配桂枝舒筋通阳和络,忍冬藤清热解毒,清除经络间之风热从而止痛.全方祛风清热以解表,利湿和络以通痹. 3.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药方3-脾肾阳虚 痹证日久不愈,骨节疼痛,关节僵硬变形,冷感明显,肌肉萎缩,面色淡白无华,形寒肢冷,弯腰驼背,腰膝酸软,尿多便痛,舌淡,脉沉弱. 温阳益气 附子6克,公丁香4克,桂枝4克,干姜6克,生姜3片,羌活6克,独活6克,陈皮6克,苍术9克,白术9克,红枣5枚,党参9克,牛膝9克,苏叶6克,苏梗6克 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痹证日久不愈,导致脾肾阳虚,表卫不固,易感外邪.附子,生姜温经散寒;党参,白术,苍术,干姜益气温中健脾;公丁香入脾胃温中焦,入肾经温下焦助肾阳;陈皮理气健脾;桂枝温经通阳;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苏叶,苏梗,羌活,独活祛风湿,疏通开痹,全方标本兼顾,扶正法邪.
2016-03-04 01:43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