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固醇性肌病是什么?有何功效、不良反应等?
类固醇性肌病是什么样的一种药物?主要功效是什么呢?用药的不良反应有哪些?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有哪些?请医生介绍下,谢谢。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类固醇性肌病是一种因长期使用类固醇药物引起的肌肉疾病。其涉及药物功效、不良反应、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方面。类固醇药物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多种不良反应。 1. 药物功效:能减轻炎症反应,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缓解过敏症状;抑制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常见药物有泼尼松、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 2. 不良反应:包括肌肉无力、萎缩;水钠潴留,引起水肿、高血压;血糖升高,诱发糖尿病;骨质疏松,增加骨折风险;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 3.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病、过敏性疾病等。 4. 用法用量:用法多样,有口服、注射等。用量因病情、患者个体差异而异,需严格遵循医嘱。 5. 诊断方法:通过症状、体征、血液检查(如肌酶水平)、肌肉活检等进行诊断。 总之,类固醇性肌病是使用类固醇药物的一种潜在并发症。使用此类药物时,务必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密切监测身体状况。
2025-02-11 06:5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类固醇肌病是指由皮质类固醇激素导致的肌肉萎缩和肌无力,也称为皮质类固醇性多发性肌病。本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类型。慢性类固醇肌病较急性常见,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盆带肌无力,并逐渐进展,波及肩胛带肌和四肢近端肌群。主观的肌无力症状往往较客观的肌力检查重。常见肌痛,类固醇减量后,肌痛消失,表明肌痛是类固醇肌病的症状之一。临床上类固醇激素被广泛使用,本病并不少见。
2016-03-05 00:32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关键的问题是需要详细的确诊导致的病因看看较好的
2016-03-04 21:4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