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先天性肌斜颈是一种常见的小儿颈部畸形,多因胸锁乳突肌病变所致。其发病原因包括产伤、胎位不正、遗传因素、颈部感染、血管异常等。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1.产伤:分娩时可能因产程过长、助产手法不当等导致胸锁乳突肌损伤,引起肌纤维挛缩。 2.胎位不正:胎儿在子宫内长期处于异常胎位,使胸锁乳突肌受压,出生后易发生肌斜颈。 3.遗传因素:部分患儿有家族遗传倾向。 4.颈部感染:颈部的炎症可能影响胸锁乳突肌,导致肌肉挛缩。 5.血管异常:局部血管发育异常,影响肌肉血供,引发病变。 先天性肌斜颈发现后应尽早治疗,多数患儿通过早期干预可获得良好效果。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情况,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02-11 04:09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先天性肌斜颈是一种常见的小儿颈部畸形,多因胸锁乳突肌病变所致。其发病原因包括产伤、胎位不正、遗传因素、颈部感染、血管异常等。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1.产伤:分娩时可能因产程过长、助产手法不当等导致胸锁乳突肌损伤,引起肌纤维挛缩。 2.胎位不正:胎儿在子宫内长期处于异常胎位,使胸锁乳突肌受压,出生后易发生肌斜颈。 3.遗传因素:部分患儿有家族遗传倾向。 4.颈部感染:颈部的炎症可能影响胸锁乳突肌,导致肌肉挛缩。 5.血管异常:局部血管发育异常,影响肌肉血供,引发病变。 先天性肌斜颈发现后应尽早治疗,多数患儿通过早期干预可获得良好效果。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情况,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02-10 18:4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肌性斜颈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所致头部向患侧偏斜,并随患者年龄增长而逐渐引起面部及头颅畸形的一种常见病.该病以儿童为主,在婴幼儿发病率为0.4%~1.3%.若早期得不到合理治疗,随年龄增长畸形将逐渐加重,将对病人心理,工作,婚姻带来很大的影响.对1~3个月的婴幼儿,由于发现早,病程短,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尚未发生纤维性变,挛缩而形成僵硬肿块,可用理疗,热敷,按摩等办法促使胸锁乳突肌的肿块吸收,消散.此外,还可配合体位训练,即当患儿卧床时,用多种方法逗引,使他发生兴趣,将头颅尽量偏向健侧,颏部转向患侧,以促使患侧的胸锁乳突肌被牵拉伸长.或喂奶时采用健侧在下的方法,使其颏部尽量偏向患侧.上述几种方法交替使用效果较好,一般经过1~2个月的治疗,大多数患儿可被治愈.斜颈时间较长,患侧胸锁乳突肌已发生纤维性变,挛缩,变短,变硬时,或患儿已1岁以上时,则需手术治疗.您可以到医院就诊,具体听从医生的指导.
2016-03-05 03:5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先天性肌斜颈是胸锁乳突肌的先天性单侧挛缩,导致头和颈的不对称畸形,头倾向患侧,早期建议按摩,可以改善的,严重时最好及时手术治疗,可以治疗的。
2016-03-05 02:09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先天性斜颈是由胸锁乳突肌纤维化引起的.病因主要有供血不足;产伤出血和先天性的畸形.其临床症状在婴儿出生时并无异常,约在7到10天后发现在颈部胸锁乳突肌中,下三分之一处有肿块隆起,呈圆形或椭圆形,随即肉移动,质硬.按之则婴儿哭闹,头转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下颌旋转转向患侧受限制.肿块无红,肿,热,痛.建议去医院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防继发性病变,如头,脸,颈椎畸形是非常重要的.在肿块出现就立即采取非手术疗法,80%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宝宝吃奶的时候固定于健侧,使患侧经常得到牵拉,卧时须使灯光来自患侧,使宝宝患侧转向灯光,促使宝宝自行对抗,纠正肌肉萎缩.治疗的关键是家属进行手法复位:固定宝宝的两个肩膀,下颌转向患侧,使头部倒向健侧而牵拉患侧,每日100到200次,防止胸锁乳突肌挛缩.手法治疗一般是半年到一年,若是未见好转,有加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手术治疗.
2016-03-05 00:2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