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选择治疗方法需综合考虑病情阶段、症状表现、患者身体状况、治疗副作用和经济因素等。 1.病情阶段:早期症状较轻时,可先采取保守治疗,如物理治疗和营养支持;病情进展较快时,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其他更积极的干预。 2.症状表现:若以肌肉无力为主,重点在于康复训练和神经营养药物;若吞咽困难明显,可能需考虑胃造瘘术。 3.患者身体状况:身体较好能耐受药物副作用的,可选择更有效的药物;身体较弱则要权衡治疗风险。 4.治疗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有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副作用较小的治疗。 5.经济因素:不同治疗方法费用不同,要在经济可承受范围内选择合适的方案。 总之,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方法选择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制定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2025-02-11 03:3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运动神经元病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随着年龄增长,由遗传易感个体暴露于不利环境所造成的,即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了运动神经元病的发生。运动神经元病治疗关键在于早,选择一种科学的方法很重要,目前治疗运动神经元病比较好的方法首选神经组织修复疗法。
2016-03-05 03:00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这种情况是一种治疗比较困难的疾病,建议结合中医治疗,健脾益气,疏肝理气,可能有一定疗效。
2016-03-04 17:2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运动神经元病?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选择性侵犯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病变范围包括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后组运动神经元、皮质锥体细胞及锥体。临床特点为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的肌萎缩、肌无力和上运动神经元(锥体束)损害的体征并存临床上分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进行性延髓麻痹及原发性侧索硬化。感觉系统和括约肌功能一般不受影响。最常见的MND类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sclerosis,ALS)呈全球性分布,年发病率约2/10万,人群患病率(4~6)/10万同90%以上为散发病例。成人MND通常在30~60岁起病,男性多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