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巨球蛋白血症即血中出现异常增多的lgM。巨球蛋白血症有原发和继发之分,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有遗传倾向,其是否与环境因素有关还不肯定。感染、自身免疫病或特殊职业性暴露所引起的慢性抗原刺激与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没有明确的联系,与病毒感染是否有关还有待确定。常见症状有乏力、虚弱、体重减轻、发作性出血及高粘滞综合症,这种情况建议结合当地临床医生和自身状态积极对症治疗,不要盲目的用药治疗!祝你健康
2016-03-08 10:1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本病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降低血浆巨球蛋白浓度及高黏滞血症。 1.早期病情稳定,进展缓慢,无明显症状、体征者,原则上可不治疗。 2.药物治疗用于有临床症状者。 (1)化疗以烷化剂为宜,以抑制巨球蛋白合成。 1)苯丁酸氮芥(瘤可宁,Leukeran):为首选药物,开始剂量为6~12mg/d,口服持续2~4周,以后给予维持量2~6mg/d,持续至症状缓解。 2)氧芬胂(oxophenarsine;马法兰,或美法伦,melphalan):开始剂量为8~10mg/d,7~10天后,以2mg/d维持,以白细胞不低于3000/μl为宜。 3)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50~150mg/d,口服。 (2)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静脉滴注,以降低血液黏度。 3.对症治疗血浆置换主要用于合并高黏滞血症的患者,可清除血浆巨球蛋白,降低血液黏度,迅速缓解症状。一般血浆置换,每次2000m1,每日或隔日1次,共3~4次,血中IgM可下降50%~70%。 4.肾脏病治疗原则同原发性肾脏疾病。
2016-03-08 01:3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本病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降低血浆巨球蛋白浓度及高黏滞血症。 1.早期病情稳定,进展缓慢,无明显症状、体征者,原则上可不治疗。 2.药物治疗用于有临床症状者。 (1)化疗以烷化剂为宜,以抑制巨球蛋白合成。 1)苯丁酸氮芥(瘤可宁,Leukeran):为首选药物,开始剂量为6~12mg/d,口服持续2~4周,以后给予维持量2~6mg/d,持续至症状缓解。 2)氧芬胂(oxophenarsine;马法兰,或美法伦,melphalan):开始剂量为8~10mg/d,7~10天后,以2mg/d维持,以白细胞不低于3000/μl为宜。 3)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50~150mg/d,口服。 (2)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静脉滴注,以降低血液黏度。 3.对症治疗血浆置换主要用于合并高黏滞血症的患者,可清除血浆巨球蛋白,降低血液黏度,迅速缓解症状。一般血浆置换,每次2000m1,每日或隔日1次,共3~4次,血中IgM可下降50%~70%。 4.肾脏病治疗原则同原发性肾脏疾病。
2016-03-07 23:1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