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龙潺 主任医师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内科
-
鼻出血且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低,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输血等。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药。
2018-10-20 07:21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造血干细胞异常导致,可使用地西他滨、阿扎胞苷等药物。
2.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可用环孢素、雄激素等。
3.白血病:造血细胞恶性增殖,治疗有化疗、靶向药物,如伊马替尼。
4.脾功能亢进:脾脏破坏血细胞过多,必要时需切脾。
5.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抗体破坏血细胞,需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
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红白细胞低血红蛋白低为贫血,血小板减低的原因很多。二系减少,主要考虑血液方面疾病,再障、白血病、紫癜等。建议你去医院完善相关检查以便确诊。
2016-03-09 22:30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正常血小板值为100-300,如果低于说明是血小板减少症.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具体有:1,各种侵害骨髓而致造血功能障碍的疾病(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2,血小板破坏过多(如:药物中毒,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X线照射等).3,某些细菌感染(如:伤寒,败血症等),病毒感染(如麻疹等).具体要知道是什么引起血小板减少,建议到条件好的医院去做进一步检查.
2016-03-09 21:16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血红蛋白第的话属于贫血的现象,一般贫血时会出现血小板低,红细胞低的现象。建议平时注意饮食营养,多食新鲜的绿色蔬菜,含铁丰富,也可以食粗纤维的食物,可以进食蛋类和瘦肉类,建议平时保持多饮水,避免上火,这样的话可以减少鼻出血的现象。
2016-03-09 16:4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特点是髓系细胞分化及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造血功能衰竭,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治疗主要解决两大问题:骨髓衰竭及并发症、AML转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自然病程和预后的差异性很大,治疗宜个体化。根据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预后积分,同时结合患者年龄、体能状况、依从性等进行综合评定,选择治疗方案。低危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包括成分血输注,造血因子治疗,免疫调节剂,表观遗传学药物治疗。低危组患者一般不推荐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但年轻低危组患者能耐受高强度治疗。高危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预后较差,易转化为AML,需要高强度治疗,包括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高强度治疗有较高的治疗相关并发症和死亡率,不适合所有患者。
2016-03-09 13:2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plasitc syndrome,MDS)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克隆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贫血为主,可兼有感染或出血,骨髓内细胞增生,常同时或先后出现红细胞、粒细胞和巨核细胞发育异常、骨髓病态造血,导致进行性、难治性外周血红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具有向白血病转化的倾向。MDS多数起病隐袭,发病率各家报告不一,高低悬殊。国内外统计发病率为2.5/10万~12/10万,有上升趋势,平均发病年龄为60~75岁,50岁以上的病例占50%~70%,小儿较少见,约3%~17%儿童AL先有MDS,男女之比为2:1,30%~60%MDS转化为白血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