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陈洪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脾切除后对生活的影响主要有免疫功能改变、血液相关变化、消化功能调整、感染风险增加、术后恢复等。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药。
2019-01-18 16:23
1.免疫功能改变:脾参与免疫反应,切除后免疫功能会有所下降,易患感染性疾病。
2.血液相关变化:脾有储血和滤血功能,切除后可能影响血小板数量,增加血栓风险。
3.消化功能调整:脾主运化,切除后消化功能可能减弱,需注意饮食。
4.感染风险增加:抵抗力降低,要注意预防感染,加强个人卫生。
5.术后恢复:术后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促进伤口愈合。
总体来说,脾切除后需注意生活各方面的调整,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您好,根据您的情况来看,脾切除后,机体免疫力一定会下降,相对容易继发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等,所以脾切除后要注意加强防止感染,包括保暖、饮食卫生、个人卫生、适当锻炼等等。但脾脏不是唯一的免疫器官,术后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机体免疫能得到一定恢复,它的部分免疫功能会被其它免疫器官替代,当然,完全恢复如常人不太可能。希望我的回答能帮你解决问题,您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追问,我会尽我所能帮您解答。
2016-03-10 17:47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脾是人体的免疫器官,切除后会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脾脏切除后,会有气虚的表现,即出乏力多汗,胃的吸收不好,还可能会有一些出血性的疾病出现,早上起床后会有眼皮水肿的现象,平时一定要加强锻炼,最好是强度不大的有氧锻炼,比如散步,游泳,旅游之类的,唱歌也不错,可以练气,食物尽量是容易消化的食物,忌讳吃煎炸油腻的东西,多熬补血的汤喝(食谱上可以找到),睡觉前一个小时不可以喝水
2016-03-10 16:25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脾切除后免疫反应受损,免疫球蛋白与补体功能不足,影响调理作用,致巨噬细胞及多核白细胞移动缓慢,对肺炎球菌等吞噬能力减弱。对成人影响不会太大,但要增强锻炼。脾切除术后,可能出现抵抗力的下降,要经常服用一些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中药如:红参,白术,女贞子,黄芪,枸杞子。注意养生保健,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适当休息、心理调节。
2016-03-10 15:1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秦桂华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他们发现脾切除后肺泡吞噬功能下降,其表面伪足变短、迟钝,这一发现有助于理解和认识脾切除后机体何以对感染特别是肺炎双球菌感染的易感性增加,乃至发生凶险性感染(OPSI)的机制,而对红细胞膜骨架蛋白的影响是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上述结果科学的旁证和解释,更有力地证明了脾保留性手术的必要性创制了保留脾脏胰尾切除术的新术式;保留部分脾脏尾脾肾静脉架桥术既可纠正脾功能亢进,又可保留其免疫功能。
2016-03-10 14:5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脾脏损伤外科治疗目前已达成共识:最大限度地保留脾组织或保留脾脏以期保留脾脏的功能,从而避免或减少因无脾而导致的一系列不良后果。 特别是脾切除后可发生凶险性感染(OPSI)这一致命并发症,更促使外科医生尽可能保留脾脏。哈医大一院姜洪池、乔海泉等自1985年开始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他们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开展脾脏手术240多例,其中保脾手术105例,43例全脾切除后,在体征稳定的情况下,进行了自体脾组织移植,同时开展保留部分脾脏的脾肾静脉架桥术9例和保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19例。 他们发现脾切除后肺泡吞噬功能下降,其表面伪足变短、迟钝,这一发现有助于理解和认识脾切除后机体何以对感染特别是肺炎双球菌感染的易感性增加,乃至发生凶险性感染(OPSI)的机制,而对红细胞膜骨架蛋白的影响是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上述结果科学的旁证和解释,更有力地证明了脾保留性手术的必要性;提出脾脏功能并不依赖门静脉相续性的新观点,解决了多年来悬而未决的理论问题;对脾周和脾内血管解剖分布规律的新认识,特别对脾断面采用脾被膜移植覆盖,使部分脾切除的安全性大为增加。他们提出全脾切除立即做脾片移植的新术式,可最大限度发挥脾的功能,减少并发症;描述了医源性脾损伤的预防和处理要点;创制了保留脾脏胰尾切除术的新术式;保留部分脾脏尾脾肾静脉架桥术既可纠正脾功能亢进,又可保留其免疫功能。脾脏损伤外科治疗目前已达成共识:最大限度地保留脾组织或保留脾脏以期保留脾脏的功能,从而避免或减少因无脾而导致的一系列不良后果。 特别是脾切除后可发生凶险性感染(OPSI)这一致命并发症,更促使外科医生尽可能保留脾脏。哈医大一院姜洪池、乔海泉等自1985年开始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他们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开展脾脏手术240多例,其中保脾手术105例,43例全脾切除后,在体征稳定的情况下,进行了自体脾组织移植,同时开展保留部分脾脏的脾肾静脉架桥术9例和保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19例。 他们发现脾切除后肺泡吞噬功能下降,其表面伪足变短、迟钝,这一发现有助于理解和认识脾切除后机体何以对感染特别是肺炎双球菌感染的易感性增加,乃至发生凶险性感染(OPSI)的机制,而对红细胞膜骨架蛋白的影响是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上述结果科学的旁证和解释,更有力地证明了脾保留性手术的必要性;提出脾脏功能并不依赖门静脉相续性的新观点,解决了多年来悬而未决的理论问题;对脾周和脾内血管解剖分布规律的新认识,特别对脾断面采用脾被膜移植覆盖,使部分脾切除的安全性大为增加。他们提出全脾切除立即做脾片移植的新术式,可最大限度发挥脾的功能,减少并发症;描述了医源性脾损伤的预防和处理要点;创制了保留脾脏胰尾切除术的新术式;保留部分脾脏尾脾肾静脉架桥术既可纠正脾功能亢进,又可保留其免疫功能。
2016-03-10 06:01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