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科
-
小儿脑瘫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其成因复杂,症状多样。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康复训练等。具体有疾病原理、症状表现、致病因素、诊断方法、治疗手段等。若感身体不适,请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治疗,切勿随意服药。
2018-08-29 09:35
1.疾病原理:小儿脑瘫主要是由于胎儿或新生儿时期脑部受到非进行性损伤,导致大脑发育异常,影响运动、智力等功能。
2.症状表现:患儿常出现运动障碍,如肢体僵硬、无力、不协调;还可能有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视力听力异常等。
3.致病因素:包括早产、低体重出生、宫内感染、缺氧缺血性脑病、遗传因素等。
4.诊断方法:通过脑电图、头颅磁共振成像等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和发育评估来确诊。
5.治疗手段:药物治疗可使用神经节苷脂、甲钴胺、维生素 B12 等营养神经的药物。同时,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康复训练也非常重要。
总之,小儿脑瘫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神经内科就诊,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建议患者可以采取物理加中医的治疗方法,通过把传统中医学与现代西方脑细胞科技完美结合,治疗方针制定康复效果最佳的治疗方案。详细查明患者发病诱因和精确的脑受损部位,为患者制定一对一的详细的诊疗方案。该疗法具有见效快、安全性高、愈后效果好等特点,避免了手术造成的肢体创伤,避免了西药对患者身体的副作用,是一种绿色疗法,治疗有效率高治疗期利用益智康脑丸促进大脑分泌更多化学物质,提高自身免疫力逐渐缓解病症。
2016-03-13 15:38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脑瘫作为一种大脑在尚未成熟阶段受到的损害和损伤,从而引起非进行性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脑瘫的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均为永久性,随患儿的生长发育而改变,而如果能做到早期诊断的话,则对将来的康复效果起到极为关键性的作用。脑瘫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疾病。脑瘫是指由于出生前、出生时、婴儿早期的某些原因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所以在所有的脑瘫儿童中,智力正常的孩子约有/4,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2,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有一席之地。一旦检查出异常情况,就一定要抓紧时间进行康复治疗,只要尽早就医或进行正确的治疗,孩子前途仍然光明。我们强调脑瘫早期康复治疗,就是根据人类大脑的可塑性(指脑的适应能力,可在结构与功能上修改自身,适应改变了的客观现象,使脑损伤有恢复的可能)不断强化接触的传递功能,促进递质释放,增加接触电位,激活或建立新的接触联络,恢复正常的移动运动功能。对于脑瘫的治疗来说,没有任何确切有效的根治方式,必须通过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逐渐改善孩子智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016-03-13 13:5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你好,孩子是小儿脑瘫,脑瘫发病多在出生前或婴儿期,病因有:产伤、新生儿核黄胆,脑缺氧;早产等。祝你健康
2016-03-13 08:3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根据您对孩子病情的叙述,孩子已3岁了,已确诊过是脑瘫,做过康复治疗。现在已经会走路,但走路不稳,会喊爸爸、妈妈,简单的2个字。孩子不爱和小朋友玩,脾气很暴躁。脑瘫是指由于出生前、出生时、婴儿早期的某些原因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智能落后及惊厥发作、行为异常、感觉障碍及其他异常。尽管临床症状可随年龄的增长和脑的发育成熟而变化,但是其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却固定不变。建议患儿家长尽快带孩子去正规专科脑瘫医院接受治疗,针对脑瘫疾病,越早治疗对孩子的康复效果也就越好,早期诊断治疗,请专科脑瘫医院专家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最有效的诊疗计划,争取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得到最好的康复效果。祝孩子能够早日康复!
2016-03-12 22:5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脑瘫?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小儿脑瘫,是一组在小儿早期即发病的非进行性症侯群,表现为非阵发性的中枢性随意肌功能受累,如肢体痉挛、姿势控制异常和不随意运动等,并可同时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和视觉障碍等。其发病率在我国尚无精确报道,围外报道为1.5‰~5‰活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