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
三年左右病史,没有去过医院治疗.每次月经前几天傍晚时发作一两天恢复,多为左太阳穴通往耳后的血管膨出且一跳一跳地疼,同时有想吐的感觉,睡一觉第2天会减轻,但不会消退,两天才会好.本次发病及持续时间:本次发病是下午,傍晚最厉害时吐了两次,没吃晚饭,早早睡觉第2天就好了.目前一般情况:现在头不痛,但左太阳穴血管能摸出是膨胀的.心里都有阴影了.其他:孩子在一本书上看到说喝可乐可以治头痛,我在上两次刚想发作时试过两次,好像是被缓解了,没有发作,可这次发作比以往严重了,特请教医师如果说不吃去痛片,有什么无或副作用小的药可以提前吃预防吗?又有什么食品是诱发偏头痛的,什么食品可以缓解呢?问题有些多,还请医师解答为感!!!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头颅部血管神经调节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反复发作性的头痛。临床以一侧阵发性剧烈头痛,伴视物模糊、恶心呕吐为特征。诊治时分为偏头痛性和非偏头痛性两种。典型的偏头痛以女性多见,约60%~80%患者有遗传史,多于青春期发病。 中医辨证分型认为风邪入脑型头痛者,头一侧痛甚,或左或右,呈跳痛、掣痛,经年不愈,每因冒风受寒或情绪不畅而诱发;舌苔薄白,脉弦或紧。治拟疏风活血止痛,方用川芎茶调散,其中川芎30克,细辛3克,白芷12克,防风12克,荆芥12克,羌活10克,薄荷5克,全蝎6克,僵蚕6克。 瘀阻脑络型头痛多在一侧,头痛时作时止,痛有定处,或痛如针刺,或剧痛似裂,或青筋现露,本型多见于壮年妇女,经行滞涩量少,且挟瘀块,或经行头痛加重;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或细涩。治拟活血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其中川芎30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赤芍15克,柴胡10克,牛膝15克,生地15克,桔梗3克,当归20克,枳壳6克,甘草3克。 肝经风火型头痛多在一侧胀痛,额部尤甚,太阳穴筋脉隆起跳痛,甚则全头胀痛欲裂,或因火邪上冲则头痛,常因精神紧张而诱发,面红目赤,畏光羞明,烦躁易怒,恶心呕吐,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数。治以清肝熄风,方用胆菊饮,其中龙胆草15克,菊花12克,天麻12克,川芎20克,白芷12克,夏枯草30克,钩藤30克,地龙12克,全蝎10克,栀子12克,丹皮12克,珍珠母30克。 肝阳上亢型头痛偏侧头部胀痛而眩,或全头闷痛,郁怒加重,心烦急躁,失眠多梦,面部烘热,耳鸣耳聋;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治以平肝潜阳,滋水涵木,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其中天麻12克,钩藤30克,石决明30克,生熟地各15克,茯神12克,夜交藤20克。 痰浊上蒙型头痛为偏侧头痛,头重而昏蒙,恶心呕吐,胸脘满闷,纳呆食少;舌苔白腻,脉弦滑。治以化痰降逆,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牵正散化裁,其中半夏20克,白术12克,茯苓30克,陈皮12克,天麻12克,白附子12克,白僵蚕10克,全蝎5克,地龙10克,炙牙皂5克,蔓荆子10克。 精血不足型头痛头脑空痛或隐痛,痛势绵绵,遇劳则剧,伴头晕耳鸣,心悸易惊,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以填精益髓,补气益血,方用大补元煎合四物汤化裁,其中熟地30克,山茱萸15克,山药15克,枸杞15克,杜仲12克,当归15克,白芍20克,川芎15克,红参5克,黄芪30克。 针灸:穴取太阳、头维、合谷、阿是穴。肝阳上亢加太冲,痰湿加丰隆。手法是提插捻转,强刺激,留针30~50分钟,每日1次。痛剧可取太阳、太冲和健侧合谷穴,以及患侧风池、率谷,中强刺激。另外,还可使用周围针疗法,即在距离疼痛部位外围约0.5厘米处,用0.5~1寸毫针斜向痛处中心进针深约0.2~0.5厘米,以后每隔0.5厘米同样刺入1针,直至围成一周。顽固性头痛还可采用埋针疗法,即取1.5~2寸毫针两枚,分别平刺入颞前线和颞后线,用橡皮膏粘贴针柄,留针24~28小时或更长一些时间,待疼痛停止后,方可起针。 推拿:令病人坐位,先使用拿法、一指禅推法与揉按法施于天池、天柱等穴各2分钟,再沿足太阳、足少阳经由上而下至大椎两旁往返操作3~5遍。而后用一指禅、揉按法施于百会、率谷、头临泣、头维、太阳等穴各2分钟,并以抹法自攒竹沿眉至太阳穴5~6遍,最后拿合谷2分钟。
2016-03-20 21:34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您好:这个治疗起来比较困难。 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或称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以女性较多,多始于青春期,常有家族史。发作前常有一定诱因,如月经来潮、情绪波动、疲劳等,发作前可有先兆,如视觉闪光、暗点、偏盲、暂时性失语,半身麻木或运动障碍等,一般先兆症状持续15、20分钟。头痛呈周期性发作,每次持续4-48小时,偶可达数天,常见伴随症。状有烦躁、恶心、呕吐、畏光、面色苍白等,少数病人可有眼肌麻痹,发作时两侧瞳孔可以大小不等。应注意鉴别症状性偏头痛(主要因为脑肿瘤、脑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所致)。偏头痛病因尚不明了,一般认为可能与调节血管运动有关的中枢神经部分功能失调有关。发作开始为颈内动脉分枝的痉挛,引起相应脑组织功能障碍的症状,继之转为颈外动脉分枝的扩张,搏动增强而出现头痛。本病的诊断可依据病程多年、反复发作、症状典型、有阳性家族史,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治疗1、积极予防和治疗各种原发病。2、对症治疗:发作时可尽早采用下列方法之一止痛:口服麦角胺咖啡因0.1-0.2g,半小时后如无效可再服0.1g,一日总量不超过0.6g。肌注麦角新碱0.2-0.5mg,无效时1小时后可重复一次。肌肉注射樟柳硷4-5mg或缓慢静注2-6mg(放入50%葡萄糖40ml中)。0.5%奴佛卡因皮下封闭扩张的颞动脉周围等等。动脉硬化、心脑或末梢血管疾患以及妊娠者忌用麦角制剂。3、间歇期为防止发作可选用谷维素(20-30mg)、心得安(10-20mg)、樟柳硷(1-4mg)或苯噻啶(0.5-1mg),三次/d。也可服用麦角胺丁醇酰胺(首剂0.5mg,逐渐增加为1-2mg,2次/d,不超过6个月,禁忌症同麦角胺)、樟柳硷(1-4mg)、苯噻啶(0.5-1mg),三次/d。葛根片、川芎注射液等,也均有一定的疗效。4、对病程较长、发作频繁、药物治疗无效和颞动脉扩张明显的严重患者,也可酌情试行颞浅动脉结扎手术。
2016-03-20 20:49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您好:若不予治疗,一次偏头痛发作可持续数小时乃至数天。头痛较轻者一般镇痛药即可奏效,更多的患者头痛剧烈可影响工作,伴有恶心、呕吐或畏光者一般镇痛药难以奏效,但经过一段时间休息或睡眠后可望缓解。某些偏头痛患者发作期易激惹故常喜独居或将自己关在一间光线较暗的屋子中。 偏头痛的症状主要发生在血管的扩张期,而先兆则发生在血管收缩时,故出现先兆时用药可预防头痛发作。常用的药物是麦角胺(一种血管收缩剂),能收缩血管,预防血管扩张,避免头痛。大剂量咖啡因可防止血管扩张常与镇痛药或麦角胺合用。舒马坦可加强5-羟色胺的作用,口服或肌注镇痛作用强于阿司匹林,但费用太高。麦角胺和舒马坦都影响脑血流,故有一定危险性,应严格按处方剂量使用。 每天服药有助于预防偏头痛发作。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可使半数以上的患者获得长期缓解。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对少数患者有效。某些抗惊厥药(如双丙戊酸钠)每日服用可减少偏头痛发作频率。甲基麦角是防治偏头痛效果最强的药物之一,但必须间歇服用,否则有腹膜后纤维化的可能,故使用此药应有医生监护。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有哪些? 偏头痛除在疼痛发作期治疗外,防止疼痛复发即预防性治疗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到目前为止,已知有多种药物可不同程度地预防偏头痛的发作: (1)甲基麦角酰胺:此药为周围性5-HT的拮抗剂,对预防偏头痛发作有较好效果。剂量是2~8毫克/日,个别病人需14毫克/日方达最理想效果。睡前服用效果较好,一般用药7~10天出现治疗作用,偶尔可达3~4周症状才能改善,一旦症状改善应逐渐减量到最小维持量,以预防偏头痛的发作。 本药副作用较多,主要有胃肠道方面如恶心、呕吐,心血管方面如心悸、心绞痛,以及肌肉、神经等方面的副作用,应引起注意。 (2)麦角新碱:此药疗效不如甲基麦角酰胺,但其副作用却比它轻得多。一般常用量为0.2~0.5毫克/次,每天1~2次。 (3)噻庚啶:用量是12~24毫克/日,每天2次。个别病人每天需32毫克才能取得最佳疗效。副作用主要是嗜睡、口干、头晕、恶心等。 (4)可乐宁:盐酸可乐宁又称氯压定,为一种降压药物,小剂量即可起到预防偏头痛的作用。一般常用剂量为50~150微克/天,每天1~2次。用药4周~5个月。副作用有口干、困倦、体位性低血压等。 (5)苯噻啶:用药方法为开始每晚口服0.5毫克,3~5天后改为中午、晚上各服0.5毫克,再隔3~5天改为0.5毫克,每日3次,如未能取得满意疗效,应逐渐增量,最大3~6毫克/天。副作用轻微,主要有嗜睡、乏力,个别有心悸、头晕等。 (6)β受体阻断剂:主要有心得安、氨酰心安、甲氧心得安、噻吗心安等药物。心得安剂量为40~320毫克/天,每天2~3次,连续用药4~6周。氨酰心安剂量为50~200毫克,每天1次。 (7)钙通道阻断剂: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有异搏定、硝苯吡啶、尼莫地平、氟桂嗪等药。异搏定240~360毫克/天,每日3次;硝苯吡啶30~90毫克/天,每日3次;尼莫地平120~160毫克/天,每日3~4次;氟桂嗪每天睡前服5~10毫克。
2016-03-20 14:2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或称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以女性较多,多始于青春期,常有家族史。发作前常有一定诱因,如月经来潮、情绪波动、疲劳等,发作前可有先兆,如视觉闪光、暗点、偏盲、暂时性失语,半身麻木或运动障碍等,一般先兆症状持续15、20分钟。头痛呈周期性发作,每次持续4-48小时,偶可达数天,常见伴随症。状有烦躁、恶心、呕吐、畏光、面色苍白等,少数病人可有眼肌麻痹,发作时两侧瞳孔可以大小不等。应注意鉴别症状性偏头痛(主要因为脑肿瘤、脑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所致)。偏头痛病因尚不明了,一般认为可能与调节血管运动有关的中枢神经部分功能失调有关。发作开始为颈内动脉分枝的痉挛,引起相应脑组织功能障碍的症状,继之转为颈外动脉分枝的扩张,搏动增强而出现头痛。本病的诊断可依据病程多年、反复发作、症状典型、有阳性家族史,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一般用镇静剂(如苯巴比妥、氯丙嗪等),头痛发作严重时可用麦角咖啡因等药物治疗。本病中医又称“偏头风”,其痛暴发,痛势甚剧,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痛止则如常人。多系肝经风火所致,一般可采用平肝熄风清热法治疗。
2016-03-20 07:50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您好:根据你所说的情况建议你到医院检查一下血压和颈椎情况!然后再确定治疗!
2016-03-20 01:03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