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科
-
神经痉挛是一种神经系统异常表现,症状多样,治疗方法也因病情而异。包括病因、症状特点、诊断方式、常用治疗手段、日常注意事项等。面对身体不适,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嘱,安全有效地恢复健康。
2018-12-31 21:14
1.病因:可能由血管压迫神经、神经脱髓鞘病变、遗传因素等引起。
2.症状特点:如面肌痉挛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抽搐;眼部肌肉痉挛会出现频繁眨眼等。
3.诊断方式:通过体格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来明确诊断。
4.常用治疗手段:轻症可采用药物治疗,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加巴喷丁等;药物效果不佳或病情严重时,可行微血管减压术等手术治疗。
5.日常注意事项:避免劳累、紧张,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和心态。
总之,神经痉挛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和病情,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并注意日常护理,以促进康复。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很高兴为您解答,根据你的病情可能是癫痫,但要经过神经科医生诊断。建议查明病因,作有针对性的治疗。
2016-03-22 04:4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病案8:中医治疗特发性睑痉挛两例(影响正常社交的眼病-眼睑痉挛)特发性睑痉挛多在45~60岁发病,其初表现为瞬目过多,逐渐加重,发展为无法控制的眼睑痉挛,开始单侧受病,最终发展为双侧,对视力影响很大,随着病情发展,12%的患者发展为功能性盲,对日常生活受到限制,常见症状为上午轻、下午重,在谈话或其他社交活动中或情绪波动时出现无法控制的痉挛,使患者脱离正常的社会交往.病案1患者杨某,女,53岁,河北石家庄人,自述眼睫无力,眼球后抽动感,头痛,眼珠痛.症见:双眼眼睑特发性睑痉挛,持续一年多,应用抗焦虑和抗精神病药物无效,曾在几家权威医院诊断为特发性眼睑痉挛,采用西医手术(眼轮匝肌剥除)和注射进口药物无明显好转,到我处转中医治疗.检查眼底可见视网膜有许多散在黑色斑块,Amsler表检测变形(右眼视物弯曲变形重,左眼视物弯曲变形稍轻)舌质淡,苔灰白腻,远视力(左0.2、右0.2)标准近视力(左0.4、右0.5)采用纯中药系列方剂半月后,远视力(左0.5、右0.5)近视力(左0.7、右0.6)继续用药一月后,眼底黑色斑块消失,Amsler表检测正常,眼睑痉挛痊愈,继续用药一个月巩固治疗,两年后随访未复发.病案2患者邢某(病案一杨某的母亲,杨某病愈后,带母亲前来就诊),74岁,自述双眼眼睑痉挛已9年多,远视力(右眼光感、左眼0.12),双眼眼球后有抽动感(属视神经血管痉挛),眼底黄斑区有一月牙状白色斑块,舌质红,无苔,口干舌燥,属肝肾阴虚,黑睛上有许多小黑点,说明心血管有问题(属心血管循环障碍),服用纯中药系列方剂半月后,远视力(右0.25、左0.3),Amsler表检查右眼弯曲变形,左眼弯曲变形,续服治疗黄斑变性系列方剂半月后,视力(右0.6、左0.8),视物变形痊愈,眼睑痉挛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经验体会:本病例患有视神经血管痉挛、特发性眼睑痉挛、心血管循环障碍、老年黄斑变性(干性)综合症,西医治疗无确切治疗办法,采用纯中药治疗共用药一个月,其各种临床症状消失,痊愈.充分体现中医药整体论治的优势,既治眼睛又治疗全身病,疗效高,费用低,中医药显其效,值得推广.特发性睑痉挛也有伴有口回缩,面部怪象张口和颈后痉挛,称为眼睑痉挛--口下颌张力障碍综合症和特发性口颜面张力障碍,面部肌纤维颤搐症状为视物出现复视.小于10岁患者病因为脑桥神经胶质瘤,大于15岁患者为脱髓鞘疾病.另外,脑干结核瘤也可导致面部肌纤维颤搐,患者感觉为神经抽搐,通过以上病例说明中医药在神经眼科学中的作用和优势值得推广和发展.
2016-03-21 13:3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抽搐? 抽搐(tic)是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的不自主的肌痉挛收缩,且带有关节运动。多为全身性对称性,伴有随意运动的丧失。临床表现多为四肢和躯干骨骼肌强直性收缩或阵挛性收缩,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多伴有意识丧失,常反复发作,轻者为局限性抽搐。为躯体或颜面某一局部连续性抽动。抽搐来之较急,大多到急诊室就诊,可见于多种疾病,且多为严重阶段,平时需要我们熟记能引起抽搐的各个系统疾病及其他们的抽搐特点、伴随症状,全面有序的进行各个系统检查,尽早做出病因诊断。异常的肌肉收缩来自肌肉、周围部位或非神经系统任何水平的障碍,单纯来自肌肉的收缩一般指发生于局部肌束的颤动而无关节的运动,如肌束颤动、肌肉颤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