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姜树锋 医师
解放军107医院
三级甲等
ICU
-
乙状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其症状多样,治疗方法也因病情而异。症状包括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消化不良等。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心理调节、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等。 1.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美沙拉嗪、柳氮磺胺吡啶、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这些药物能有效减轻炎症,缓解症状,但需遵医嘱使用。 2. 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饮食规律。 3. 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紧张,因为情绪对病情有一定影响。 4. 中医治疗:如中药灌肠、针灸等,可辅助调理肠道功能。 5.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总之,乙状结肠炎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综合治疗,并注意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以促进病情恢复。
2024-12-17 19:0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袁天荣 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药剂科
-
你好,乙状结肠是位于降结肠与直肠之间的一段结肠,在盆腔内,起于降结肠下端,向下行于第三骶椎前方,中线两侧,止于直肠。乙状结肠的长度变化很大,短的13—15 cm,长的超过60cm,平均约25~ 40cm。过长的乙状结肠,特别是系膜的根部较窄时,易发生肠扭转。乙状结肠肠脂垂多而明显,腹膜包绕全部乙状结肠,并形成乙状结肠系膜,系膜在肠中部活动范围较大,向两端逐渐变短消失,故乙状结肠与降结肠和直肠相连处固定移动,中部活动范围较大,可降入盆腔,或高至肝下,也可移至右髂部。乙状结肠系膜呈扇形,系膜根附着于盆壁,呈“人”字形,由腰大肌内侧缘横过左侧输尿管及左髂外动脉,向上向内至正中线,然后在骶骨前方垂直向下,止于第三骶椎前面。
2014-01-05 20:39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结肠炎可以有慢性结肠炎,急性结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之分。可以口服固肠止泻丸,3-6克,一日2次和柳氮磺胺吡啶片,0.5,一日三次,还可以保留灌肠,如使用云南白药,地塞米松等。禁忌辛辣食物和禁止烟酒,禁止坐湿地。要定期复查,如继续加重,则要早就医
2014-01-03 18:5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指导意见:你好,建议用中药灌肠治疗的同时,注意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饮食应选用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食品,因为消化吸收功能差,应采用易消化半流少渣饮食,少量多餐,以增加营养,改善症状。
2014-01-03 18:5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