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冯海峰 主治医师
江苏靖江市太和医院
一级甲等
眼科
-
耳朵里有耳结,可能是耵聍分泌过多、外耳道狭窄、耳部炎症、不良挖耳习惯、环境因素等导致。处理方法包括自行处理、就医处理、使用药物、预防措施等。 1.耵聍分泌过多:有些人耵聍腺分泌旺盛,容易形成耳结。可定期清理外耳道,但要避免过度用力。 2.外耳道狭窄:狭窄的外耳道容易使耵聍积聚形成耳结。这种情况可能需要就医,由专业医生处理。 3.耳部炎症:如外耳道炎,可能影响耵聍排出,导致耳结。需治疗炎症,如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 4.不良挖耳习惯:频繁挖耳或使用不当工具,可能将耵聍推向深处形成耳结。应改正习惯。 5.环境因素:长期处于灰尘较多的环境,耵聍易混入杂质形成耳结。要注意耳部防护。 总之,耳朵里有耳结不要慌张,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正确的方法解决。但如果自行处理困难或出现耳部疼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
2024-12-17 20:53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由于外耳道弯曲,皮下组织少,取出容易引起疼痛,因此既要取出耵聍,又不应损伤外耳道和鼓膜,还要尽量不引起患者疼痛.1.将耵聍钩沿外耳道后上壁与耵聍之间轻轻插入外耳道深部,以防损伤鼓膜,然后轻轻转动耵聍钩钩住耵聍,一边松动,一边缓慢向外拉动将其取出.2.先滴用3-5%碳酸氢钠溶液软化耵聍,每2小时一次,3天后温水将耵聍冲出.如有外耳道狭窄或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不能采用冲洗法.3.如遇不能用冲洗法取出耵聍的患者,可在滴耳液软化后用吸引器慢慢将耵聍吸出.
2014-01-02 17:44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面部口腔或相邻部位一旦出现炎症等情况,可能会出现耳后的淋巴结肿大,需要注意休息,治疗相关部位的炎症。
2014-01-02 17:4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病情分析:由于外耳道弯曲,皮下组织少,取出容易引起疼痛,因此既要取出耵聍,又不应损伤外耳道和鼓膜,还要尽量不引起患者疼痛.指导意见:1.将耵聍钩沿外耳道后上壁与耵聍之间轻轻插入外耳道深部,以防损伤鼓膜,然后轻轻转动耵聍钩钩住耵聍,一边松动,一边缓慢向外拉动将其取出.2.先滴用3-5%碳酸氢钠溶液软化耵聍,每2小时一次,3天后温水将耵聍冲出.如有外耳道狭窄或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凡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当,细菌毒性过强,机体抵抗力过弱或并发了乳突炎,以致持续流脓1~2个月以上者,都称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不能采用冲洗法.3.如遇不能用冲洗法取出耵聍的患者,可在滴耳液软化后用吸引器慢慢将耵聍吸出。
2013-12-28 17:4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克升 医师
山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
治疗的话,大多数都是用苏打水泡个3天之后做一次耵聍冲洗就可以了。全费用20块钱不到。
2013-12-27 13:41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指导意见:到五官科去. 一般医生会拿药水给耳结软化后再取出来.
2013-12-25 17:44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