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男童拉稀3天伴呕吐、无力、食欲不振,咋用药?
年龄:1 性别:男 主要症状:病情描述: 你想解决什么问题:3天之前就拉稀,已经喂了思密达喝四磨汤之类的,能喝一些牛奶,而且喝完会吐,没有食欲,四肢无力,不知道吃什么药比较好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端和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三级
耳鼻咽喉科
-
1 岁男童拉稀 3 天,并伴有呕吐、四肢无力、食欲不振,可能是消化不良、肠道感染、腹部着凉、肠道菌群失调、食物过敏等原因引起。 1. 消化不良:孩子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饮食不当易导致消化不良,引起腹泻、呕吐。可调整饮食,少量多次喂养,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2. 肠道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肠道,引发炎症,出现上述症状。需进行大便常规等检查,明确感染类型。病毒感染多可自愈,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阿莫西林等,但需遵医嘱。 3. 腹部着凉:腹部受寒,胃肠蠕动加快,导致腹泻。注意腹部保暖,可适当热敷。 4. 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内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影响肠道功能。可补充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布拉氏酵母菌散等。 5. 食物过敏:对牛奶等食物过敏,也会有这些表现。要排查过敏原,避免食用过敏食物。 孩子年龄小,病情变化快。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儿科就诊,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4-12-17 20:57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高国望 医师
威县妇幼保健院
二级甲等
皮肤科
-
儿童腹泻是指由于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轻型腹泻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无脱水以及全身中毒症状,多为饮食性及肠道外感染引起,建议您给宝宝服用一段时间儿泻停颗粒,能够抑制细菌清热燥湿,固肠止泻,调节肠道运动和免疫力,并可以清除自由基,吸附肠道毒素的功能。
2013-12-27 11:1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shinnic 2009-06-19 08:21投诉 建议:宝宝秋季腹泻全攻略 入秋后,是宝宝尤其是婴幼儿(6个月至2岁)腹泻发病率开始升高的时期,而每年8月中旬至12月是宝宝秋季腹泻的多发季节。因此,年轻的父母别忘了帮宝宝做好腹泻的预防工作。 part1原因 宝宝拉肚子,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秋季以病毒消化道感染造成的肠炎多见,也就是秋季腹泻。发生腹泻的常见原因有: 1.消化系统不成熟 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又高,肠道负担重。如果喂养不当,如过多地加喂淀粉类、脂肪类食物,导致成分改变,或者一次进食过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导致腹泻。 2.免疫功能不成熟 婴幼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够成熟,当有病原菌随受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后,易造成腹泻。 3.轮状病毒感染 婴儿秋季腹泻主要由于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致病微生物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宝宝消化道),这种情况多发生于人工喂养儿,喂养时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这种情况多发生在8~12月,以10~11月份为最高峰。 4.温差大 秋季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气候变化引起感冒、腹部受凉以及各种感染也可导致腹泻。 part2 症状 1.发热 宝宝发病初期多先有发热、咳嗽、流泪等上呼吸道感染现象,体温较高, 一般为38~40℃。有的爸妈会误以为宝宝感冒了,给宝宝服用治疗感冒的药物。 2.腹泻 过一阵儿,宝宝便开始腹泻。一天拉稀十几次,甚至二十几次,多是“哗 啦”一下,几乎是从肛门中窜出来。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样,无特殊腥味及黏液、脓血。甚至爸妈有时不能从尿布上区分出宝宝拉出的是大便还是小便。 3.呕吐 有些宝宝频繁呕吐,吃什么吐什么,有时不吃也吐。开始时吐清水样的东西,之后吐出黄色的苦水。 4.脱水 如果出现眼窝凹陷、口唇干燥、前囟门下陷、皮肤松弛无弹性、无泪、尿少等现象,说明患儿病情十分严重,需急救补水。 Part3 治疗 宝宝倘若发生了腹泻,首先应该在不影响孩子营养的情况下,让消化道多休息。在医生治疗开始时适当禁食,一般可禁食8~12小时,同时给予口服补液盐(ORS口服补液盐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宝宝腹泻治疗必须应用的药物),可以之代替静脉输液。在医生开始治疗后可以逐渐恢复饮食,母乳喂养儿应当减少每次哺乳时间,人工喂养儿可以用浓米汤加牛奶喂食,可以保证婴幼儿热量和营养的补充。秋季腹泻用抗生素治疗多是无效的,可以选择中药治疗。如果宝宝还是不好或病情加重,要随时到医院请医生诊治,防止出现意外。以下是治疗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1.禁食疗法 对于单纯腹泻,大多不需要禁食。即使禁食,也不超过6~8个小时。禁食的结果,可能使宝宝出现饥饿性腹泻,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还可能造成营养不良。没有医生嘱咐,爸妈不能对腹泻的宝宝实行禁食或饥饿疗法。 2.饮食疗法 食疗在治疗腹泻中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具体方法包括:6个月以内的宝宝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腹泻,都不要停止母乳喂养,但乳母要少吃油脂重的食物,并在喂奶前30分钟到1个小时喝一杯温开水,稀释奶液。如果宝宝有脂肪泻,就尽量给宝宝吃前一部分的母乳。前一部分的母乳中含较多的蛋白质,后一部分的母乳含较高的脂肪,不利于腹泻儿的消化。牛乳喂养的宝宝,可以加大水与奶的比例,如果腹泻前喂纯乳,腹泻初期可把牛奶配成4:1、3:1、2:1,还可把奶煮沸,去掉上面的奶皮,降低脂肪含量,成为脱脂奶。炒米粉也是有效的食疗法(但不适合4个月以前的宝宝),把米粉放在文火上炒,直到米粉变焦黄,每次取适量焦米粉,加少量的水和糖煮沸后食用;藕粉也可作为腹泻时的食物,把藕粉放入水中溶开,加适量糖煮沸后食用。 3.饮食策略 适当延长喂哺的间隔时间,减少喂哺剂量(对于吃得少的宝宝,只要宝宝想吃,就不要限制),减少食物种类,改变烹饪方法(如把鲜奶多煮沸几次,弃去上面的奶皮)等。 4.补水方法 宝宝腹泻会丢失大量的水和电解质,肠腔内的水分不但不能吸收,还会有大量的水析出,如果只喝白开水,是不能被肠道吸收的,还会出现喝水拉水现象。这时如果能口服补液盐(电解质),不但能吸收水分,还能吸收补充的电解质,起到止泻作用。 Part4 注意事项 1.及时取宝宝的大便去医院化验,查明原因。引起腹泻的原因有多种,不能凭感觉断定宝宝就是患秋季腹泻,应依靠医生的帮助加以辨别。 2.婴幼儿在拉肚子初期要记录好大便次数、大便量和每天喂食的量,随时向医生反映。如果宝宝腹泻一天超过8次,或虽次数不多,但大便量比平时多出两三倍,或排出的全是水,呈喷射状,那么应及时带宝宝就医。 3.秋季腹泻多是轮状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治疗没有效果,所以不要动辄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关键是补液。 4.如果宝宝腹泻加呕吐不能补充口服补液盐,或尽管不呕吐,但宝宝就是不喝补液盐,也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 5.宝宝腹泻时,要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及时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冲洗臀部,防止尿布疹及继发感染。 6.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可购买口服补液盐,再配合其他治疗,不但解除了宝宝的痛苦,还避免住院,节约开支。 7.如果宝宝呕吐或喂水后就吐,就不能强迫宝宝喝水,更不能认为喂进了补液盐就不会出问题。因为这时宝宝丢失的液体要比补充的液体明显增多,必须及时看医生。 Part5 预防 秋季是腹泻的流行季节,由于气温较高,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同时,婴儿的消化道不易适应高温气候而减少消化酶的分泌,进一步降低了消化功能。因此,预防秋季腹泻最主要的是把好饮食卫生这关,防止病从口入。 1.注意卫生 妈妈每次给宝宝换尿布后、喂奶前、冲奶前、给宝宝喂饭前都要洗手。母乳喂养的婴儿,妈妈在喂奶前,应将乳房擦洗干净。人工喂养的婴儿,要特别注意奶具的消毒且不要吃变质的奶。 2.添加辅食有讲究 秋季添加辅食时,一定要注意先从少量开始,在花样上每次只能增 加一种,以使宝宝的消化道有个适应的过程。另外,添加辅食时应从半流食开始,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过早地加固体食物,易导致腹泻。给婴儿制作辅食时应选用新鲜的食物,现吃现做,不要给婴儿吃剩食。成人、孩子在接触食物之前都要洗净双手。 3.餐具、炊具用前消毒 给宝宝(尤其是6个月以前的宝宝)做辅食的餐具(菜板、刀叉、过滤纱布或漏网、榨汁机、各种容器等)用后晾干,用前清洗、消毒。 4.讲究食物放置 冰箱内放置的食物必须煮沸后食用,更换一个干净的容器放置。在常温下放置的剩奶,不能超过4个小时。容器再使用时,一定要煮沸后再使用。 5.保持空气新鲜 切莫因为天气转冷,怕宝宝受凉而紧闭门窗。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能够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6.不要嚼饭给宝宝吃 千万不要给宝宝嚼饭,这可能导致婴儿腹泻。有的妈妈怕烫着孩子,喜欢用舌尖舔一舔,试试温度,这是不好的习惯。还有的妈妈喜欢啄一下奶嘴,尝一尝奶的温度,这更不好。成人口腔内的正常细菌对宝宝来说可能就是致病菌。 7.不要接触其他腹泻宝宝 少带宝宝到病儿集中的医务场所,少去公共场所,尽量不接触患有腹泻的宝宝。 有用(188) 评价成功
2010-08-24 11:0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必奇加黄连素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效果观察 -------------------------------------------------------------------------------- 作者:李华,张兰先,邹瑾瑜来源:护理学杂志2004年7月第19卷第13期发表时间:2006-04-18浏览次数:441字号:大中小 内容摘要将120例小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必奇加黄连素保留灌肠。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24%,对照组为71.93%,两组比较,χ29.72,P72h腹泻次数及粪便性状无明显改善为无效;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 ②病程。观察从发病到痊愈的总病程。 1.2.3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3 讨论 小儿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为特征的儿科常见病,不论是肠内还是肠外感染,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均为病原体对肠粘膜的直接作用或/和毒素对肠粘膜细胞的作用。因病原体直接侵袭作用,使肠粘膜发生炎症、充血、水肿、渗出,影响水和食物的消化吸收,导致腹泻;毒素对肠粘膜细胞的作用,致肠粘膜细胞分泌功能亢进,向肠腔分泌大量液体和电解质,引起腹泻[2]。临床上治疗腹泻,有明确病原者给予抗病原治疗,纠正脱水和酸碱失衡;加强护理,保持饮食。治疗腹泻效果较差、疗程长。在新的治疗方案中,则提倡肠粘膜保护剂的使用[2]。 肠粘膜保护剂为双八面体蒙脱石粉。适用于急性水样便腹泻(病毒或产毒素细菌性)及迁延性腹泻,此药能吸附病原,固定毒素[2],维持肠细胞的吸收和分泌功能;与肠道粘液糖蛋白相互作用增强肠粘膜屏障功能,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平衡寄生菌丛,提高免疫球蛋白A的抗攻击能力;帮助恢复再生上皮组织[3],促进肠粘膜的修复,但它不能杀死病原菌而能吸附、固定病原菌和毒素[4]。 黄连素具有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抑制细菌和收敛作用[5],可增加肠道对水的回吸收。二药合用,肠粘膜保护剂将病原体吸附并固定,有利于黄连素发挥药理作用,联合用药,药效增强,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缩短病程。肠粘膜保护剂以前主要是口服治疗腹泻病或结肠炎[2],由于小儿在患病期间不愿进食进水,口服难以达到治疗效果,家长也因为喂不进药而拒绝使用,因此,我们采用保留灌肠法,解决了小儿用药依从性差的问题,保证了用药的连续性。 表1显示,通过对120例腹泻患儿的分组对照,观察组用必奇(肠粘膜保护剂)和黄连素行保留灌肠,总有效率达95.24%,对照组为71.93%,两组比较,χ29.72,P
2010-08-17 11:06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的病情已经了解,建议:点击此处参考我的文章 《小婴儿腹泻病患儿的家庭护理》您的病情已经了解,建议:点击此处参考我的文章 《2011年的第一个轮状病毒腹泻病小高峰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
2010-08-13 11:0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