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笑书 医师
邢台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
凝血时间长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药物影响、肝脏疾病、维生素 K 缺乏等。 1.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数量不足或功能异常,无法有效形成血小板血栓,常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 2.凝血因子缺乏:如血友病患者缺乏凝血因子Ⅷ或Ⅸ,导致凝血过程受阻。 3.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肝素、华法林等,会抑制凝血功能。 4.肝脏疾病:肝脏是许多凝血因子合成的场所,肝脏功能受损如肝硬化时,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5.维生素 K 缺乏:维生素 K 参与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缺乏时会影响凝血。 6.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这是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会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总之,凝血时间长的原因较为复杂。如果发现凝血时间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等,以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4-12-17 17:4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病情分析: 出血性疾病可以分为三类: (1)血管因素异常:包括血管本身异常和血管外因素异常引起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维生素C缺乏症,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即为血管本身异常所致.老年性紫癜,高胱氨酸尿症等即为血管外异常所致. (2)血小板异常:血小板数量改变和粘附,聚集,释放反应等功能障碍均可引起出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及血小板增多症等,均为血小板数量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血小板无力症,巨型血小板病等为血小板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性疾病. (3)凝血因子异常:包括先天性凝血因子和后天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两方面.如血友病甲(缺少Ⅷ因子)和血友病乙(缺少Ⅸ因子)均为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维生素K缺乏症,肝脏疾病所致的出血大多为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引起的.指导意见:出血性疾病应该做的检查 (1)血小板粘附功能测定 (2)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 (3)凝血酶原消耗试验 (4)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5)凝血酶时间测定 (6)凝血因子活动度测定
2013-12-26 06:4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秀丽 主治医师
广州市荔湾区华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其他
妇科
-
你好,凝血时间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各型血友病;获得性(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重症肝病,维生素K缺乏等;纤溶蛋白溶解活力增强: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等;血液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有抗因子Ⅷ或因子Ⅸ抗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早期肝素治疗时等。
2013-12-15 06: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