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赖逸贵 主任医师
阳江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部
-
脾胃湿热症状多样,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干不欲饮、饥而不欲食、小便色黄、大便不畅为其典型表现。治疗此类病症,可考虑使用清热利湿的药物,如黄连、茵陈、茯苓、薏苡仁、泽泻等。如果身体不适,请尽快寻求医疗帮助,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切莫自行用药。
2018-12-21 11:19
1.黄连:具有良好的清热燥湿功效,适用于脾胃湿热引起的胃脘痛等症状。
2.茵陈:擅长清热利湿,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脾胃湿热等病症。
3.茯苓:能健脾利水,适用于脾虚湿盛所致的症状。
4.薏苡仁: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作用,适合脾胃湿热导致的大便不畅等情况。
5.泽泻:擅长利水渗湿、泄热,对于湿热下注引起的症状有一定疗效。
面对脾胃湿热的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调理十分重要。然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应遵循医嘱,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确保安全有效。若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及时就医诊治。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你好,你描述的情况一般来说问题不大的,建议观察即可。如有胃肠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2014-01-01 14:01
-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问题分析: 您好,脾胃湿热 ,病证名.亦称中焦湿热.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治以清热利湿为主.意见建议:你好,是脾胃湿热.脾胃湿热:脾胃湿热见症多端,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干不欲饮,饥而不欲食,小便色黄,大便不畅是脾胃湿热的辨证要点.对此症的治疗应本着清热不碍利湿,利湿不助热的原则,应用三仁汤加减,常加冬瓜皮,茵陈,使湿祛热清,脾胃安和.湿热下痢多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若出现黄疸之症,可用茵陈五苓散加减.
2014-01-01 14:01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病情分析:脾胃湿热 ,病证名.亦称中焦湿热.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治以清热利湿为主.指导意见:你好,是脾胃湿热.脾胃湿热:脾胃湿热见症多端,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干不欲饮,饥而不欲食,小便色黄,大便不畅是脾胃湿热的辨证要点.对此症的治疗应本着清热不碍利湿,利湿不助热的原则,应用三仁汤加减,常加冬瓜皮,茵陈,使湿祛热清,脾胃安和.湿热下痢多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若出现黄疸之症,可用茵陈五苓散加减.
2013-12-23 14:0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培培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脾胃湿热见症多端,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干不欲饮,饥而不欲食,小便色黄,大便不畅是脾胃湿热的辨证要点.对此症的治疗应本着清热不碍利湿,利湿不助热的原则,应用三仁汤加减,常加冬瓜皮,茵陈,使湿祛热清,脾胃安和.湿热下痢多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若出现黄疸之症,可用茵陈五苓散加减.
2013-12-20 14:1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凤生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脾胃湿热:脾胃湿热见症多端,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干不欲饮,饥而不欲食,小便色黄,大便不畅是脾胃湿热的辨证要点.对此症的治疗应本着清热不碍利湿,利湿不助热的原则,应用三仁汤加减,常加冬瓜皮,茵陈,使湿祛热清,脾胃安和.湿热下痢多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若出现黄疸之症,可用茵陈五苓散加减.
2013-11-22 22:0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