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芳 医师
山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内科
-
肌肉萎缩能否治愈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病因、萎缩程度、治疗及时性和有效性、患者自身身体状况以及康复训练的配合度等。 1. 病因:不同病因导致的肌肉萎缩预后不同。神经源性肌肉萎缩,如神经炎、脊髓损伤等,治疗难度较大;肌源性肌肉萎缩,如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等,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2. 萎缩程度:轻度萎缩,通过积极治疗和康复,恢复可能性较大;重度萎缩则恢复较困难。 3. 治疗及时性:早期诊断和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治愈机会。 4. 治疗有效性:包括药物治疗,如甲钴胺、维生素 B1、地巴唑等,以及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综合手段的效果。 5. 患者自身身体状况:年龄较小、身体基础好的患者恢复相对容易。 6. 康复训练配合度:积极配合康复训练,能促进肌肉功能恢复。 总之,肌肉萎缩并非都无法治愈,关键在于明确病因,尽早治疗,并坚持康复训练。患者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治疗。
2024-12-18 23:45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您好,很多人都担心得了肌肉萎缩能治好吗。肌肉萎缩目前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并且也很难治疗,肌肉萎缩能治好吗,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不良,肌肉体积较正常缩小,肌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神经肌肉疾肥大。肌肉营养状况除肌肉组织本身的病理变化外,更与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脊髓疾病常导致肌肉营养不良而发生肌肉萎缩。中医治疗应辨别虚损脏腑,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佐以疏风散寒化湿、清热、理气化瘀通络。扶正以健脾益肾为要,贵在辩证精当,疗程要长,缓缓图功,以时间来换取疗效。早期治疗应以健脾益气为主,中期重在补脾益肾,后期滋养肝肾,养阴益气为要。肌肉萎缩能治好吗,具体情况要针对病人自己的病情来定。
2014-03-14 01:06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我来给你谈谈“肌肉萎缩”的问题。 肌肉萎缩疾病属于肌病和运动神经元病,是目前世界上难以医治的一类疾病,这些病常因肌无力和肌肉萎缩导致患者失去生活能力甚至引起死亡。肌肉萎缩疾病包括的疾病较多,其中常见的有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肌萎缩侧索硬化,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脊髓空洞症,多发性神经根炎,周围神经炎以及各种原因造成的神经肌肉萎缩,都属此类病症。 肌肉萎缩疾病属于肌病和运动神经元病,是目前世界上难以医治的一类疾病,这些病常因肌无力和肌肉萎缩导致患者失去生活能力。 动物实验证明,切断支配肌肉的神经24--36小时后,肌纤维对乙酰胆碱的兴奋性逐步增高,出现肌纤维颤动膜电位和肌纤维膜上卫星细胞等一系列的营养性改变,并逐渐发生萎缩,另外,肌肉的运动、正常生理活动的锻炼及充足的氧气供应与萎缩的发生密切有关。从临床角度看,支配肌肉的神经,包括脑部的上运动神经元、脊髓前角或脑干运动神经核、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的病变、肌肉本身的疾病(遗传、损伤、炎症等)血液供应障碍和肌肉的活动减少(废用性)均可引起肌肉萎缩。 1)中枢性改变 1.脑源性肌萎缩,少见。常见大脑皮质的萎缩性病变,特别是儿童时期的大脑半球顶叶病变先天性运动区发育强或大脑半球深部(丘脑)占位性病变,炎症等,引起对侧身体相应部位的肌肉萎缩。 2.原发性脊髓前角或脑干颅神经运动核及其传导途径的病变所致之肌肉萎缩。例如,运动神经元疾病,包括婴儿进行性脊髓肌萎缩,少年进行性球麻痹,家族性遗传性少年型脊髓肌萎缩症等。 3.并发于中枢神经弥漫性病变的神经元性肌萎缩,如关岛运动N元疾病,海绵状自质脑病,家族性遗传性共济失调,慢性进行性舞蹈病,大脑叶性萎缩等。 4.先天发育畸形所引起的继发性中枢神经元性肌萎缩,如先天性颅神经核发育不全,综合症,脊髓积水,脑脊髓膨出,脊管闭合不全,脊髓发育不全,延一脊髓空洞症等。 5.脊髓病变,如损伤、产伤、脊髓压迫、带状疱疹性脊髓炎和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等。 2)周围神经病变 常见:损伤、炎症、肿瘤、变性等均可引起受累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发生,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失神经支配,产生肌肉萎缩,周围神经病变的原因不同,决定了肌萎缩引病的形式,但不决定其临床类型,周围神经受损的部位决定了肌萎缩临床表现的特征,但不影响其起病的形式,例如损伤和炎症多为急性起病,引起肌肉急性失神经支配,遗传性和变性起病缓慢,逐步进展,产生慢性失神经支配,肌肉萎缩的发生亦较慢,神经根损害所致者,表现为阶段性肌肉萎缩,神经丛损害所致者,出现一组肌肉萎缩,神经干或末梢神经损害所致者,产生局部范围或个别肌肉萎缩。 1.原发性或遗传有关的周围神经疾病,如进行性腓肌萎缩症,遗传性肥大性间质性神经病,肌萎缩性共济失调,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遗传性共济失调性多发性神经病,家族性遗传性腓肌萎缩型共济失调综合症,家族性复发性压迫性周围神经麻痹,家族性复发性周围神经病,遗传性间质性脊炎神经病等。 2.周围神经损伤,如脊神经的撕裂伤、挫伤,压迫臂丛的产伤,神经的缩窄性压迫神经电击伤,放射损伤及烧伤等。 3.周围神经的中毒性损害,包括药物、有机物、无机物、细菌毒素等。 4.周围神经炎,包括感染性、感染后和变态反应性病变及胶元结缔组织病和洁节病性周围神经病等。 5.其他,代谢性疾病中的周围神经病,恶性疾病中的周围神经病,周围神经肿瘤。 3)神经肌肉接头的病变 罕见,系由运动终极的神经末梢变性引起神经肌肉传递不能而致肌肉萎缩,如重症肌无力的眼肌,颈肌萎缩,癌性肌病,有机磷中毒常出现肌束颤动和肌病变,但对于它的发病原理有最常见。 4)肌源性病变 1.遗传性肌肉疾病。由遗传基因异常所引起,如各种肌营养不良症等。 2.炎症性肌病,包括化脓性肌肉感染、不明原因的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风湿性肌病、洁节性多动脉炎、复发性脂膜炎、寄生虫性肌炎和洁节病性肌炎等。 3.代谢性肌萎缩,如骨病性肌病、骨化性肌炎、甲状腺性肌病。 5)废用性肌肉病变 原因不清,有把它归入下运动N元病变以上的抑制引起,但可能与肌肉的长期不运动密切有关。这类病变去病因后,一般情况好转,并积极参加运动锻炼,常可在短期内恢复原来的肌肉体积和肌力。如,病性肌无力、老年性肌无力。 6)缺血性病变 供应肌肉的血管固炎症或损伤,或空气、脂肪等栓子栓塞,可产生肌肉无菌性梗死而萎缩,如肢体的深静脉血栓形成,长骨骨折时空气或脂肪栓塞,心脏病的栓子脱落、洁节性多动脉炎,闭塞性脉管炎等。 爱心提示:建议进行物理及恢复性的治疗。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点击“采纳为答案”。
2014-03-11 01:0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如何知道梨状肌萎缩。建议好好查查。
2014-03-08 01:06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肌肉萎缩目前没有特殊治疗方法。需要根据病情积极服用药物或者针灸按摩物理疗法理疗。功能锻练和多活动锻炼很重要。不能受凉。
2014-03-07 0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