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岁男性胆囊多发性息肉如何治疗
年龄:46 性别:男 起病的急缓:忽然起病 病情描述:胆囊息肉;肝,肝脏切面形态大小正常,肝实质光点回声分布欠均匀,肝包膜光整,血管纹理清晰,未见局限性回声。门静脉主干内径1.1cm,肝内胆管未见扩张。胆;大小约6.4x2.2cm,形态正常,壁厚0.1cm,胆囊腔内探及数个稍高回声团,最大约0.2cm ,随体位改变而不移动,肝内外胆管不扩张,胆总管内径0.5cm。脾厚约2.0cm.cdfi;上述部位未见异常血流信号及频谱,门静脉pfv19.1cm/s 。超声波提示;胆囊多发性息肉。 你想解决什么问题:问问用什么方法治疗效果最好 伴随症状: 睡眠:差 饮食:正常 体重:正常 诊疗情况: 2011年6月21日,彩超检查,没有治疗。 生育:是 过往史:高血压 胃炎 吸烟15年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袁桂洪 副主任医师
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
二级甲等
大内科
-
胆囊多发性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多为良性。治疗方法包括定期复查、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定期复查:对于息肉较小、无明显症状者,建议每 6 - 12 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观察息肉的大小、数量、形态变化。 2.调整生活方式:戒烟,保证充足睡眠,饮食规律,减少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摄入,避免暴饮暴食。 3.药物治疗:若有胆囊炎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炎利胆片、熊去氧胆酸胶囊、胆舒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 4.手术治疗:当息肉直径大于 1 厘米,或息肉迅速增大,或伴有明显症状时,可能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术。 5.中医治疗:部分患者会尝试中医调理,如服用一些具有利胆祛湿作用的中药方剂,但效果因人而异。 胆囊多发性息肉的治疗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患者应遵循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定期复查。
2024-12-18 11:56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徐志雄 副主任医师
黄岩中医院
二级甲等
中西医结合
-
a,在我国,在胆囊壁息肉样病变的治疗上存在有过火现象(一位澳大利亚外科医生说的),即患者害怕癌症,往往积极要求医生切除胆囊,所以并不是都按照医疗常规办事. b,我认为该患者在积极保守治疗(积极消炎,利胆,清淡饮食等)的情况下,每1-3月复查一次,如果息肉变小,变少或消失,这样往往考虑炎性息肉; c,在积极保守治疗1-3月后复查,息肉无明显数量级变化,即小于10mm,(外科医生常以直径大于10mm为手术标准),可以每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假如是恶性病变,3月后应该长大,不长大说明是良性,这样半年复查可以了,不必多花钱. d,如果在保守治疗1-3月后长大,并且大于10mm,而且超声高度怀疑恶性的话,应该手术.
2011-08-11 18:3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胆囊息肉是一种多发病 ,分为单发性胆囊息肉和多发性胆囊息肉两种 ,得了此病 ,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单发性胆囊息肉来说 ,如果息肉较小 ,手术切除后可能仅为胆固醇结晶.但假如确诊为多发性胆囊息肉 ,或体积较大的息肉 ,一般应考虑手术切除胆囊.否则 ,假如息肉恶变 ,成为胆囊癌 ,其预后极差 ,多数病人在发病数月内死亡.对于息肉较小 ,又不愿意手术者 ,应当严密随访 ,定期复查B超 ,如发生变化应尽早手术 ,现在胆囊切除可以做腹腔镜手术 ,创伤小恢复快 ,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胆囊息肉是胆囊黏膜向胆囊腔内生长出一种突起的局限性病变.患者一般没有什么症状 ,有的患者只是感到右胁下不适 ,通过B超检查可被发现.近几年 ,随着B超检查的普及 ,临床发现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
2011-07-06 10:25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患者如果是良性息肉的话一般通过药物可以抑制病情发展,之后慢慢康复,而胆囊息肉患者是否接受手术治疗,要根据胆囊息肉样病变恶变可能性高低而定,而胆囊息肉样病变术前有时难以定性患者是否需要手术。那么哪些胆囊息肉患者必须做手术呢? 胆囊息肉必须手术治疗的情况有以下七种: 第一,一般单发病变,大于10mm,蒂粗大的胆囊息肉患者应接受手术治疗。特别是息肉的生长部位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更要选择胆囊手术。 第二,胆囊多发性息肉病变且伴有胆囊结石的患者,有症状,年龄大于50岁也要接受手术治疗。 第三,患者做多普勒彩超检查病变,检查显示有丰富血供提示为恶性新生物。这时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第四,患者经检查有CEA,即肿瘤标记物,并且测值明显升高的患者需手术治疗(其胃肠道肿瘤者除外)。 第五,胆囊息肉样病变,有明显症状且反复发作者需实施手术。 第六种患者,单发性胆囊息肉病变,小于10mm,无症状,年龄小于50岁者,可以随访观察,一旦病变增大或形态变化则应手术治疗。 第七,对直径小于5mm,无症状的胆囊息肉病人,应间隔3到5个月随访检查。一旦病变增大或症状明显,也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补充总结:胆囊息肉的手术指征 ·各种检查怀疑息肉恶变。 B超检查发现胆囊息肉外形变化较大呈菜花样或溃疡状。·B超检查发现胆囊息肉根部过粗、过宽、过深或侵入胆囊肌层。·胆囊息肉近期复查发现增长率忽然增高且增长速度大于5mm/月。·胆囊息肉大于12mm且合并多发性胆结石。·息肉体积大于12mm且长期胆囊炎症状正规消炎治疗30天无效.
2011-06-28 10:2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往往在体检或其他目的的检查中发现或因其他疾病切除胆囊后发现,分为炎性息肉和胆固醇性息肉,多数无临床表现,如息肉较大,可出现右胁隐痛,或牵及右肩背,可伴有消化不良等类似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本病偶可发生息肉样原位癌。胆囊息肉的发病以中青年为主,30-50岁的人群占了总病人数的57.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