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蔡浩敏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
二级甲等
肿瘤专科
-
您好:你的情况很有可能是属于排卵期的症状!正常育龄妇女卵巢每月排出一成熟卵子,卵子排出后进入输卵管,一般可以存活1—2天,而男子产生的精子则是连续的。精子通常在女性生殖道内保持活性2—3天,而其至孕能力在48小时之间。如妇女在排卵前后一定时间内有性生活,就有怀孕的可能。这段时间称为“排卵期”。 掌握这个时期很重要,一方面可以使那些因错过了女性排卵期过性生活而导致不孕的夫妇,能有极大受孕的可能;也可使那些暂时不想怀孕的夫妇,在没有其它避孕措施的情况下,错过“排卵期”过性生活,以防止受孕。 常用的推算“排卵期”的方法有: 1、宫颈粘液观察法(须在医院做)。 2、基础体温测定法。既:在机体经较长时间睡眠后醒来(一般在清晨),尚未进行任何活动及说话前,所测得的体温,为基础体温。正常情况下,育龄妇女的基础体温,于月经前半期较低,排卵期更低,排卵后24小时~几天内可突然或缓慢上升0.3—0.6℃。 因此测量基础体温最好从月经来潮第一天开始,坚持每天测量,并用坐标纸纪录,以便观察分析。 3、行经日期推算法。既:认为每次排卵都应在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故将排卵前5天—排卵后5天称为“排卵期”。然而,这种方法不太可靠,因为大多数妇女月经不那麽规则。相比之下前两种方法较可靠,但有些麻烦。在这里我们向您介绍一种简便而较可靠的推算方法,愿能对您有所帮助。 计算公式为: 排卵期第一天 = 最短一次月经周期天数减去18天 排卵期最后一天 = 最长一次月经周期天数减去11天 在采用此公式计算之前,要求本人连续8次观察、纪录自己的月经周期,得出本人月经周期的最长天数和最短天数,代入以上公式得出的数字分别表示该妇女“排卵期”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月经周期的计算是从此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如:某一育龄妇女前8个月的月经周期最长为30天,最短为28天,代入公式为: 排卵期第一天= 28天—18天 = 10天 排卵期最后一天 = 30天—11天 =19天 即:这位妇女的“排卵期”为开始于本次月经来潮的第10天,结束于本次月经来潮的第19天。 如果通过观察,你的月经很规律为:28天一次,那么你可将月经周期的最长天数和最短天数均定为28天,代入公式,可计算出你
2012-09-27 14:0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你好,虚证是中医的概念.对于虚症而言,可以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每种虚症还分为真虚、假虚等等,而且几种情况可同时存在,如:真阴虚假阳虚、气血虚等。可与性功能有关.
2012-09-28 21:0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周旭华 副主任医师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西院区
三级
儿科
-
您好,上述的治疗是可行的,建议尊医嘱积极治疗,并注意以下几点。 引起霉菌性阴道炎反复发作的原因可以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发生霉菌性阴道炎后用药不认真,不能彻底治疗,是导致疾病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经过治疗,仍需要在每次月经干净后去医院复查妇科检查及阴道分泌物化验,连续3次。如果此期间有1次又发现念珠菌感染迹象就不能定为痊愈,而属于复发或再感染,需要继续治疗。 第二,夫妻双方未同时接受治疗:女性患霉菌性阴道炎后,通过性生活可以将病原体传给丈夫,使丈夫也成为带菌者,约10%的男性可发生龟头包皮炎。如果仅女方治疗而男方未治,那么即使女方治愈也会被丈夫再感染,使念珠菌在夫妻双方间反复“传递”,女性的霉菌性阴道炎反复出现。 第三,治疗期间未按规定换洗消毒内裤、毛巾,也可以成为念珠菌再感染的原因。 第四,人体自身就可以是念珠菌的携带者,存在于肠道中的念珠菌感染阴道时即能引起霉菌性阴道炎,例如平时卫生习惯不良,大便后擦拭外阴时总是由肛门向尿道方向擦,就可能将肠道中的念珠菌带入阴道,反复引发霉菌性阴道炎。因此,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时应该同时口服用药,以消灭肠道念珠菌。而且,患者要改变不良卫生习惯。 第五,经常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反复破坏阴道菌群间的制约关系,使念珠菌生长旺盛。对这类病人应该在服用抗生素的同时或治疗后给予抗霉菌药物进行预防。 第六,糖尿病患者反复发作霉菌性阴道炎是因为其阴道内酸度增加,以及长期尿糖,为念珠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治疗糖尿病是减少霉菌性阴道炎反复发作的关键。 第七,不讲究卫生,内裤与袜子同洗。虽然因足癣传染而引起霉菌性阴道炎者极少,但并不是没有可能。如果引起足癣的细菌恰是白色念珠菌,那么上述做法就会造成自身传染。另外,经常使用卫生标准不合格的卫生巾、卫生纸,或有洗盆塘的习惯,也有可能导致反复发生霉菌性阴道炎。
2012-09-29 22:20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可以看我门诊或电话咨询我。我这篇文章或许对你有些启发。彭博士 真正的“同志”,有多少? ----性取向模糊者,不要被“同性恋”集体催眠和自我强化 作者 广州市脑科医院临床心理科 彭红军博士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同性恋”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古代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从动物到人类,同性恋这种行为一直是广泛存在的。目前医学研究认为同性恋者可能存在染色体某位点的改变,或大脑结构与功能方面存在改变,于是,人们认为社会存在“第三性”,即“同性恋者”是合理的。于是,就有很多国家的“同志”一直在为合法“权利”而奔走。 作为一名工作了近20年的精神科医师,同时又从事心理咨询及治疗10余年的心理医生,面对来访者,我一直是既重视生物学因素又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影响的。 从生物学的角度,我不否认同性恋的存在,也支持同性恋者的合法性,有报道称中国每100个人中就至少有1个同性恋,有观点认为同性恋是合理存在的,不需要治疗,需要的是理解和接纳。但在本人对数例同性恋者及其家属进行深入接触后,我的观点发生了改变,本人质疑真正的同性恋者有没有这么多?相当一部分同性恋者并非真正的同性恋,他们部分或因早期遭受性创伤(如娈童等),或因成长中与异性关系建立的失败,与同性相处才能找到安全感和舒适,最后被“同性恋”这个合法的名词集体催眠,或被真正的同性恋所控制。与异性性行为一样,发生在青春前期性心理发育的关键年龄段同性性行为所获得的快感既强化了同性恋这种行为,又强化了个体的同性恋角色。还有一部分人完全是为了逃避孤独,补偿人际交往障碍或为缓解心理压力而临时建立了一种同性依恋关系。对于那些非生物学意义上的真正同性恋者,很多人有回归自己正常性取向的需要,性取向矫正心理行为治疗对其个人、家庭及社会均有重要的意义。但部分同性恋被控制或被催眠太深,对自己同性行为的本质缺乏认识,扮演了错误的性别角色,贻误了青春,耽误了家庭,并且还认为理所当然。 同性恋的生活模式被认为是一种态度和生活方式,本人支持个人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每个人都会选择最适合自己最舒适的方式去生活。但是,对生活自由的选择不应该成为逃避现实和责任的借口。人是社会的人,我们活着为了自己还为了他人(父母等),不合理的成长环境让我们变成不合理的存在,但部分人却愿意被貌似合理的“同性恋”这个名词所催眠,因为这样不用面对童年的创伤,也不用面对改变。我并非想改变同性恋者性取向的自由,我只是想提醒部分同性恋者其实自己有做出改变的机会,稍作努力,可以活出另外一种精彩。 来找我咨询的同性恋者,有自己一个人来的,有父母陪同的,有父母单独过来的。大体分为两类:1、部分同性恋者是父母强行带来的,对自己的同性倾向坚定不移,自己完全接纳自己的角色,想改变的只是他(她)们的父母。2、另一些同性恋者主要迫于社会或父母的压力,努力想改变自己的性取向,但又沉湎与同性行为中不能自拔。 在对多例同性恋者深入接触后,我发现来访的同性恋者经历各有不同,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来访者甲:14岁女孩,学生,父亲强行带来咨询,来访者自幼不喜欢做女孩,青春期开始发育,仍否认自己的女孩角色。男孩装扮,短发牛仔装,拼命勒紧自己开始发育的胸部,喜欢同女孩交往,讨厌男性。生长发育正常,童年及青少年期未遭受创伤,家庭关系和睦,成长环境中父母无重男轻女思想,也无将其按男孩的方式抚养的经历。 来访者乙:男,31岁,农村来城市打工,因父母催婚的压力,自己也有改变自己错误性取向的愿望。自诉曾对女孩有过短暂的好感,初中以后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同性、慈祥、有文化的长辈身上,直至现在。反复追问成长经历,来访者回忆其对同性有好感,与童年时发生的一件事情有关,在来访者10岁左右(青春早期)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名对他很友善、慈祥的中年陌生男性对其进行了抚摸,并让其为自己口交,来访者当时既害怕,又好奇和兴奋。自此,来访者对同性开始感兴趣,尤其对于年长、慈祥、有知识的男性。初中时,开始暗恋自己的男老师,并偷看老师洗澡。发展到交男性朋友,并有同性性行为,出于家庭压力,想纠正自己的性取向。 来访者丙:男,18岁,高三学生,国外读书。初中曾交过一个女朋友,称只是为了面子,对女孩没太大兴趣,觉得跟异性接吻很恶心,喜欢看高大帅气男。不认为自己是同性恋者。一次偶然看了一部关于同性恋的电影,发现两个男的竟然也可以这样生活,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同性恋,来访者通过网络发现然来还有同性恋这样一个世界,并发现同性恋在很多国家是合法的,更加相信自己是一名同性恋者,尝试通过互联网交同性朋友,以证实自己的感觉。后被母亲发现,带其咨询。据其母补充,来访者自幼当女孩抚养,成长到高中阶段身边一直多与女孩一起学习、生活及玩耍,家中母亲较强势,父亲较弱势被动,基本不管来访者,来访者称很讨厌女孩的一些习惯,认为跟男孩在一起生活更轻松。 来访者丁:23岁,女,大学生,自幼性格内向,害羞,很少与异性交往,初中阶段,有几个要好姐妹,整天形影不离,高中阶段寄宿,学习压力大,男女交往更少,整天跟一个要好的闺蜜在一起,自认为同性恋者,进入大学,学习压力减轻,有男孩子追求,开始谈恋爱,发现自己其实是一名异性恋者。 总结以上四种情况,来访者甲无明显的环境诱因,可能与生物学因素有关,是一名真正的同性恋者。来访者乙同性性取向可能与其青春早期性创伤有关。青少年在该年龄段正处于自我同一性的确立的时期,包括性别同一性。这种性心理启蒙时遭受的侵犯结合伴随的性兴奋及快感强化了同性依恋行为,使其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同性身上,同时,更加阻碍了其与异性的交往的能力。而来访者丙同性恋行为,更多的与其成长环境有关,幼时被当成女孩抚养,家中母亲较强势,自小周围都是些女孩一起玩耍学习,来访者同化了更多女性的角色,同时,将成长过程中对异性(包括母亲及同伴)坏习惯的厌恶泛化到针对整个异性。但对自己的性取向并不很清晰,直到看了一场关于同性恋的电影后,怀疑自己是不是同性恋者,并通过交同性朋友,验证自己的感觉。来访者丙实际上是环境因素所致的一种身份认同障碍,其对异性的否定,更多的是潜意识的与异性关系(含母亲、同伴)建立失败的外射。加上社会上有些国家对同性恋行为的认同,对那些还不能完全认定自己性取向的性心理刚开始启蒙的个体是一种集体的暗示,增强了来访者同性恋角色的自我认知。随后发生的同性之间的性兴奋及快感强化了这种同性恋行为的认同感。而对于来访者丁,纯粹就是一种环境因素所致的临时同性依恋状态,通常与性格内向,缺乏异性交往的环境,压力大等因素有关,在环境改善后,这种同性依恋关系会结束,但不排除这种临时的同性依恋关系中一方是真正的同性恋者,他/她们可能会控制阻扰另一方交异性朋友,一方面减少了另一方交异性朋友的机会,另一方面,又强化了他们同性恋的角色。 在众多的来访者中,我读懂了很多父母的痛苦、悔恨和遗憾,也深入了解了很多同性恋者的孤独、苦闷和无奈,我尊重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作为一名心理医生,也愿意帮助那些愿意改变的人做些努力。虽然国外有人对同性恋做过性取向转化疗法(conversion therapies),但其疗法及效果受到质疑。一些生物学派的科学家认为,同性恋是基因决定的。如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丁汉默发现,同性恋者和有同性恋倾向的人在其x性染色体长臂顶端区域有一个叫做Xq28的基因,这一基因决定了人们在性指向的同性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奥登伍德通过雄性果蝇的同性恋行为也旁证了同性恋基因的存在。另外,研究人员通过对同性恋者大脑进行解剖发现,同性恋男性的大脑与异性恋女性的大脑相似,而与异性恋男性的大脑存在区别。这些都从生物学的角度支持同性恋是难以被转化的。因此1973年美国精神病协会及2001年中国都将同性恋从各自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DSM-IV,CCMD-3)中划去。而且,有专家认为,对同性恋者进行性取向转化治疗是不道德的。 因此,本人前文已提到并非想改变真正的同性恋者。但部分曾经的受害者(青春前期遭性侵,或受成长环境影响的个体)或临时的同性依恋却还处在同性恋的催眠控制或自我强化下的个体,他/她们有权了解真正的自己,也需要得到必要的帮助,选择更加正确的生活方式。正如,1985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Robert Perloff表示现有的研究并不全面,有些研究结果还存在争议; 有些同性恋者真的想改变性倾向,应该首先尊重和聆听他们的意愿。 广州市脑科医院临床心理科彭红军博士目前正研发一项技术“视、听、味多觉联合条件消退结合眼动脱敏认知重塑训练---性取向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对于那些有改变需求的因成长期性创伤或环境因素所致的同性恋者可能会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简介:彭红军 男 40岁 医学博士 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心理治疗师 广州市脑科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学科带头人 研究方向:童年创伤对人格及脑结构和功能影响系列研究 Email:pengdoctor@126.com
2012-10-04 21:04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威 护师
松原市中医院
二级甲等
肿瘤科
-
夹腿综合症是儿童的一种以夹腿为主要特征、并不断摩擦会阴部的习惯性的不良动作。以1~3岁的幼女最为多见。一般几天发作一次,个别儿童可一天发作几次。
2012-10-08 21:04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